[发明专利]一种方型蜂窝清洁煤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2471.6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雷威;王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瑞金源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06 | 分类号: | C10L5/06;C10L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型 蜂窝 清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型蜂窝清洁煤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工业锅炉以及餐厅、食堂茶水炉等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是国内的主要能源。煤炭在开采过程中,70%为煤末,30%为块煤,块煤在装卸中又形成了煤末,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所以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制煤末成型技术。现有的碳化煤球的制作过程是向煤里加入20-30%的石灰,制成型煤后,在碳化罐里碳化48小时以上。碳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影响了一氧化碳的产气量,造气过程中由于固定碳只有40%-50%,造成功效低、劳动强度大的情况。腐植酸煤球、纸浆煤球、白泥煤球等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烘干,每条生产线烘干设备投资上百万元,而且能耗很大。在工业锅炉以及民用领域使用中,由于热稳定无法解决,形成了大量的费热煤末和煤灰,反碳率高达30%左右,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
现有的煤的燃烧率比较低,燃烧后产生的焦碳比较多,燃烧不彻底。而且不环保,污染比较严重,产热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率高、环保的新型环保方型蜂窝清洁煤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方型蜂窝清洁煤的制备方法,取上述质量分数的煤放入粉碎机里粉碎,然后取上述质量分数的电石灰和粉碎了的煤一起放入搅拌机里搅拌,搅拌均匀后取出混合物,再取上述质量分数的添加剂加入所述混合物中,然后再搅拌,最后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放入成型机里进行成型处理,放置12小时后即可得到清洁煤。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清洁煤可以在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正常生产,现有的型煤只能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生产,而且在温度低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干,到室内或炉膛内变成湿煤而且破碎现象很多。本发明的方型蜂窝清洁煤则不用烘干或晒干,生产效率比较高,可以进行大批大量生产。
本发明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相对减少60-80%,环保能力与现有的煤相比大大提高了。
本产品又由于采用蜂窝煤的形状,成型效果好不易破碎并且使煤的燃烧率提高,产生的热量也相对提高。
本发明在燃烧时因为其形状的影响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较大,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充分燃烧,本产品燃烧时是从外向里、从上向下燃烧,燃烧后的灰有一定强度,不会炼焦,所以不会像以往的煤在燃烧时产生焦炭而通风不好,从而影响了煤的燃烧率。
本发明采用先进的物化原理,使末煤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既大大降低了能耗,又使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为工业节能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符合本发明的一种清洁煤,由质量分数为75%的煤、质量分数为20%的电石灰及质量分数为5%的添加剂组成。所述的清洁煤中含有煤泥或煤矸石或焦炭末。所述添加剂由重量比为60%的高岭土和40%的铝酸盐组成。
实施例2
符合本发明的一种清洁煤,由质量分数为80%的煤、质量分数为17%的电石灰质量分数为3%的添加剂组成。所述的清洁煤中含有煤泥或煤矸石或焦炭末。所述添加剂由重量比为60%的高岭土和40%的铝酸盐组成。
符合本发明的一种方型蜂窝洁净煤,其包括取上述质量分数的煤放入粉碎机里粉碎,然后取上述质量分数的电石灰和粉碎了的煤一起放入搅拌机里搅拌,搅拌均匀后取出混合物,再取上述质量分数的添加剂加入所述混合物中,然后再搅拌,最后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放入成型机里进行成型处理,放置12小时后即可得到清洁煤。
本发明所述的清洁煤可以在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正常生产,现有的型煤智能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生产,而且在温度低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干,到室内或炉膛内变成湿煤而且破碎现象很多。本发明的清洁煤则不用烘干或晒干,生产效率比较高,可以进行大批大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瑞金源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瑞金源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2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