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变孔隙率的蓄电池隔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2413.3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H.G.基亚;X.黄;M.W.费尔布吕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8 | 分类号: | H01M2/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董均华;杨楷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变 孔隙率 蓄电池 隔板 | ||
1.一种电化学单元,包括:
在平面图中具有一定形状的正电极;
负电极,所述负电极具有与正电极形状互补的形状,正电极和负电极中的每个都具有电触头;和
薄聚合物隔板,所述隔板具有与正电极和负电极形状互补的形状,且设置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隔板与每个电极表面接触且具有填充有电解质溶液的开口多孔结构,用于允许单元中的离子从一个电极通过隔板流向另一个电极,所述多孔结构包括孔隙,所述孔隙定尺寸且设置成允许在远离电极上的电触头的位置处通过隔板的较高离子电流,从而在隔板的整个表面区域上更一致地分布通过隔板的离子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单元,其中,所述单元是锂离子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单元,其中,隔板具有位于每个电极的电触头附近的端子端部和远离每个电极的电触头的相对端部,且所述多孔结构包括的在隔板的端子端部处的孔隙率小于隔板的相对端部处的孔隙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单元,其中,正电极和负电极以及隔板在平面图中的形状是矩形,且其中,电极和隔板设置成使得矩形电极和隔板中的每个都具有顶边缘,电触头沿每个电极的顶边缘定位,且隔板的端子端部是隔板的靠近隔板顶边缘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单元,其中,隔板具有位于每个电极的电触头附近的端子端部和远离每个电极的电触头的相对端部,且所述多孔结构包括这样的孔隙:在隔板的端子端部处具有的平均尺寸小于隔板的相对端部处的孔隙平均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化学单元,其中,正电极和负电极以及隔板在平面图中的形状是矩形,且其中,电极和隔板设置成使得矩形电极和隔板中的每个都具有顶边缘,电触头沿每个电极的顶边缘定位,且隔板的端子端部是隔板的靠近隔板顶边缘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单元,其中,隔板从基于聚烯烃的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单元,其中,所述孔隙中的至少一些是狭缝状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单元,其中,所述孔隙中的至少一些是球形或椭球形状。
10.一种制造薄聚合物隔板的方法,所述隔板具有开口多孔结构,隔板在设置在电化学单元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且与正电极和负电极表面接触并填充有电解质溶液时允许单元中的离子从一个电极通过隔板流向另一个电极,每个电极在平面图中都具有一定形状且具有电触头,所述方法包括:
a)形成沿其宽度具有不一致厚度的含聚合物膜;
b)在含聚合物膜内产生孔隙部位的一致分布;
c)将含聚合物膜再成型至一致厚度,从而将开口多孔结构引入膜,所述多孔结构具有可变孔隙率;以及
d)从膜获得形状与正电极和负电极形状互补的薄聚合物隔板,使得所述多孔结构包括孔隙,所述孔隙定尺寸且能够在所述单元中设置成允许在远离电极上的电触头的位置处通过隔板的较高离子电流,从而在隔板的整个表面区域上更一致地分布通过隔板的离子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24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还原的Y5P陶瓷电容器介质瓷料
- 下一篇:冷媒回收机用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