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动清洁活门钢板的定位、贴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1517.2 | 申请日: | 201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红;张建华;曹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B23K1/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动 清洁 活门 钢板 定位 贴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起动清洁活门钢板的定位、贴合方法,属于材料的焊接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起动清洁活门由18个零件真空钎焊组成,由于组件的结构特点,7个带孔薄层钢板要装入套筒内,如果一片一片独立进行组装,7个层板的定位很难保证,容易出现错位现象,同时很难保证后期整体组装时工装所施加的压紧力能够保证7个层板紧密贴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设计提供了一种起动清洁活门钢板的定位、贴合方法,其目的是解决起动清洁活门真空钎焊中7个带孔不锈钢板的定位、紧密贴合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种起动清洁活门钢板的定位、贴合方法,起动清洁活门共有7块圆形钢板,按前后顺序为一号钢板~七号钢板,其中,一号钢板和七号钢板只有一个中心孔,四号钢板上等间距排列通孔,二号钢板和三号钢板上加工的异形孔且排列方式相同,五号钢板和六号钢板上加工的异形孔且排列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是:
(1)按顺序将除,一号钢板和七号钢板之外的二~六号钢板逐一叠放在一起,将每块钢板边缘处的限位孔槽对齐,不错位,为了防止5个层板装反,再使用细针状工具从四号钢板的每个圆孔的上下顺利穿过,以保证装配正确,然后再将一号钢板和七号钢板装配在前后位置上,压紧至每块钢板之间紧密贴合;
(2)将压紧的一号钢板~七号钢板组件放入真空炉内,以20℃/min的速度升温至950℃±10℃,保温60~70min,炉内真空度低于0.67Pa,保温结束后充99.999%的高纯氩气冷到200℃以下出炉空冷;
(3)将经步骤(2)紧密贴合处理后的一号钢板~七号钢板组件组装后进行真空钎焊,钎焊温度为990℃,保温17~20min,钎料为Pd25AgCu。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先对7个带孔层板进行类似于扩散焊接工艺的紧密贴合处理,使7个带孔层板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紧密粘连,然后再进行起动清洁活门组件的装配和焊接,可以同时解决7个层片定位和紧密贴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起动清洁活门7块钢板的形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起动清洁活门钢板的定位、贴合方法,起动清洁活门共有7块圆形钢板,按前后顺序为一号钢板1~七号钢板7,其中,一号钢板1和七号钢板7只有一个中心孔,四号钢板4上等间距排列通孔,二号钢板2和三号钢板3上加工的异形孔且排列方式相同,五号钢板5和六号钢板6上加工的异形孔且排列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是:
(1)按顺序将除一号钢板1和七号钢板7之外的二~六号钢板逐一叠放在一起,将每块钢板边缘处的限位孔槽8对齐,保证不能错位,为了防止5个层板装反,再使用细针状工具从四号钢板4的每个圆孔的上下穿过,若细针状工具能够顺利穿出证明装配正确,若不能则需检查二~六号钢板是否装反,给予调整,以保证装配正确,然后再将一号钢板1和七号钢板7装配在前后位置上,压紧至每块钢板之间紧密贴合;
(2)将压紧的一号钢板1~七号钢板7组件放入真空炉内,以20℃/min的速度升温至950℃±10℃,保温60~70min,炉内真空度低于0.67Pa,保温结束后充99.999%的高纯氩气冷到200℃以下出炉空冷;
(3)将经步骤(2)紧密贴合处理后的一号钢板1~七号钢板7组件组装后进行真空钎焊,钎焊温度为990℃,保温17~20min,钎料为Pd25AgCu。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起动清洁活门真空钎焊中7个带孔不锈钢板的定位、紧密贴合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1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