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荷叶碱或含其的植物提取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1431.X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常磊;朱丽平;段朝辉;翟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49 | 分类号: | A61K8/49;A61K31/473;A61P31/04;A61P17/00;A61P17/08;A61P17/06;A61Q19/00;A61Q5/02;A61Q5/12;A61Q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荷叶 植物 提取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的涉及一种荷叶碱或含其的植物提取物的新应用。
背景技术
荷叶碱,英文名为nuciferine,CAS number为475-83-2,分子量为295.4,分子式为C19H21NO2。其从睡莲科植物睡莲中的干燥叶中提取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的一般方法。
荷叶碱(nuciferine)是中药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叶(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主要化学成分。中医学认为,荷叶性味苦涩,平,归肝、脾、胃、心经。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抗自由基、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硬化等药疗、食疗功效,而且还具有抗有丝分裂的作用,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荷叶碱属于阿朴啡型生物碱,其结构式如下:
马拉色菌是人类及温血动物皮肤上的常驻菌群,属于嗜脂性担子菌纲酵母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人们已经在温血动物皮肤上发现了三种马拉色菌,它们分别为:糠秕马拉色菌、厚皮马拉色菌和合轴马拉色菌。而后在人们的研究中,发现马拉色菌共有7种,即除上述3种外还有球形马拉色菌、钝形马拉色菌、限制性马拉色菌和斯洛菲马拉色菌。马拉色菌主要生长在人类的表皮角质层中,是一种嗜脂性的菌群,主要以皮肤表面的三酰基甘油和游离的脂肪酸为营养,而影响三酰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分泌的主要因素是皮脂腺功能的强弱。马拉色菌在皮肤上生长密度因年龄增长和脂质分泌较少而降低。马拉色菌以酵母相和菌丝相生长,在正常人皮肤上以酵母相生长,7种马拉色菌中糠秕马拉色菌可单独以氨酸基为中介生长,其他六种则无此特性。马拉色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皮肤病。因此,近几年对它的致病因素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疾病是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疾病的发生与该菌的密度,菌种及代谢产物均有密切关系。大量研究表明,马拉色菌可以引起头皮屑、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等。
头皮屑通常是肉眼难以观察的鳞屑,其存在形式通常是角质化单细胞形式,但当一定量的角质化单细胞黏附在一起时,临床上就可以观察到片状的白色鳞屑。Behrman是第一个研究头皮屑的学者,他总结了大量的资料,按临床表现将头皮屑分为两型:单纯糠疹型和脂溢性糠疹型。单纯糠疹型为出现在正常头皮上的灰白疏松干燥的头屑;脂溢性糠疹型则表现为鳞屑多,且油腻易黏附,可形成蜡样痂皮,基底为红色,并伴有少量的黏性渗出。正常头皮的角质层包含了完全角化并相互紧贴的25-30层角质化细胞,而头皮屑的头皮角质层里通常少于10层角质化细胞,而且这些角质化细胞经常角化功能不全,排列不齐,细胞间有裂缝。头皮屑的产生过程很可能始于一个不连续的,真皮乳头区的毛细血管扩张。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迁移进入乳头区、表皮,造成表皮细胞间水肿,部分细胞坏死形成小水疱,随后颗粒层消失,出现角化不全。不久以后,水肿减轻,炎症细胞渐消失。表皮自行修复,角质层表面形成鳞屑。
与头皮屑病因相关的最重要的微生物是马拉色菌,已有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相关学说。正常的头皮上分布着多种微生物,密度大约是103-105/mm2,其中包括葡萄球菌、丙酸杆菌和马拉色菌。马拉色菌在体内外营养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为酵母相或菌丝相,其生长有严格的脂质需求。马拉色菌在分子水平上的不同亚型可以引起临床和病理上不同的炎症反应和多种疾病,而且菌丝相和某些酵母相都可以致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通过试验指出,治疗头皮屑使用真菌抑制剂的疗效明显优于细菌抑制剂。近来有许多报道,口服或外用酮康唑、和吡硫锌等抗真菌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头屑过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14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