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氨工业废水中氨氮脱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9652.3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龚为进;段学军;刘玥;吕晶晶;刘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氨 工业废水 中氨氮 脱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中氨氮的脱除方法,特别是合成氨工业废水中氨氮的脱除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氨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氨氮工业废水,该行业废水具有污染物种类多、可生化性差、碳氮比值低、氨氮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合成氨工业废水普通采用生化方法进行处理,特别是采用以A/O脱氮为代表的生物脱氮工艺。该工艺原理是废水中的氨氮,在好氧的条件下被硝化菌硝化为硝态氮,大量硝态氮回流至缺氧段,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兼性厌氧反硝化菌作用,以废水中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使硝态氮被还原为氮气,逸入大气从而达到最终脱氮的目的。该工艺中好氧段需要的鼓风空气量大,动力消耗大,而且需要补充的碱量大;缺氧段需要补充大量有机碳源,在合成氨工业废水碳氮比值低的条件下,反硝化速率低,补充有机碳源量大,操作费用高;该工艺脱氮效率低,为了提高脱氮率,必须提高回流比,但高的回流比造成缺氧段富氧化,破坏反硝化环境,降低了反硝化率,同时增加了动能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投资小的合成氨工业废水中氨氮脱除方法,它可使该行业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种合成氨工业废水中氨氮脱除方法,合成氨工业废水依次进入缺氧池、厌氧池、微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微氧池中一部分污水回流到厌氧池,好氧池中一部分污水回流到缺氧池,沉淀池中的一部分污水回流到缺氧池的进水端。
所述合成氨工业废水先进入缺氧池中,与含有硝态氮(NO3--N)的回流混合液混合进行脱氮反应,以废水中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以硝态氮(NO3--N)作为电子受体,NO3--N被还原为氮气(N2)脱除;缺氧池中脱氮之后的废水进入厌氧池中,在厌氧池中与含有亚硝态氮(NO2--N)的回流水混合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以废水中的氨氮(NH4+-N)做电子供体,以亚硝态氮(NO2--N)为电子受体,将NH4+-N或NO2--N转变成N2;厌氧池中含有NH4+-N的废水进入微氧池中,进行亚硝化反应,把NH4+-N氧化为NO2--N,同时微氧池中含有NO2--N的污水一部分回流到厌氧池;微氧池剩余的含有NO2--N的废水进入好氧池中,进行硝化反应,NO2--N被氧化形成NO3--N,好氧池中含有NO3--N的废水一部分通过回流到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池中剩余的含有NO3--N的废水经沉淀池泥水分离后达标排放,沉淀污泥回流到缺氧池。
在缺氧池中的反硝化反应是在PH=7.5-9.2,溶解氧(DO)小于0.5mg/L条件下进行;在厌氧池中的反硝化反应是在PH=7.0-8.5,溶解氧(DO)小于0.2mg/L条件下进行;在微氧池中的反硝化反应是在PH=7.4-8.3,溶解氧(DO)在0.5-1.0mg/L条件下进行;在好氧池中的反硝化反应是在PH=6.5-8.0,溶解氧(DO)在2.0-4.0mg/L条件下进行;混合液回流比为100-300%;缺氧池中水力停留时间是7-14小时;厌氧池中水力停留时间是9-12小时;微氧池中水力停留时间是18-30小时;好氧池中水力停留时间是13-17小时。
本发明的好处是:缺氧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在同一生物处理系统中实现。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节省25%的供氧量和40%的有机碳源 ,缩短反应停留时间,减少容积;实现厌氧氨氧化,降低能耗,防止二次污染;氨氮去除率高,达到99%以上;整个过程碱的消耗量减少,运行费用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9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叠层阻燃输送带覆盖层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蜂窝夹套式酯化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