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大棚层架式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28688.X 申请日: 2011-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168610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樊蓝美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A01G9/14;C05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6200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塑料大棚 架式 栽培 黑木耳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塑料大棚层架式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在大棚内栽培,春秋两季均可种植,延长了生产季节,提高产量。目前塑料大棚栽培黑木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温、湿度控制不适宜、病害多、木耳产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当前塑料大棚栽培黑木耳存在的温、湿度控制不适宜、病害多、木耳产量低等问题。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生产成本低,并能提高木耳产量的塑料大棚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培养料的配制。玉米芯70%,木屑10%,麦麸16%,黄豆饼粉1%,过磷酸钙2%,石膏1%。玉米芯、麦麸等原料须经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

2、搭建棚架。选择通风、向阳的平整地面搭栽培大棚。大棚的构建用毛竹搭棚架和床架,每个棚的栽培面积以550平方米为宜,长12米,宽14.5米,棚内设四排床架,中间床架宽1.5米,两边床架宽0.9米,两边走道宽0.8米,中间走道宽1米,架床为6层,每层间距0.6米,最上层离顶1.4米,最下层离地0.4米。棚顶用塑料薄膜和稻草覆盖,棚的四周也用塑料薄膜和草帘相围。

3、拌料、装袋。将培养基原料充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0-60%。料袋选用17厘米×35厘米×0.04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时,当料装到2/3时,将料压实,料面压平,使松紧适度,再用小锥形木棒在料中央从上至下打穴,穴口直径2厘米。擦净料袋口及袋外部的培养料残余物,套上塑料套环,将袋口往上翻成瓶口状,塞入棉塞,或盖上12厘米×12厘米方形的聚丙烯薄膜纸,外面再用牛皮纸包扎。

4、灭菌。将料袋分层放置在灭菌锅内,加热至100℃,保持10小时,停火焖5-6小时,然后将料袋取出,冷却接种。

5、接种。当料袋冷却至30℃以下时移入接种箱接种,接种箱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灭菌,20分钟后进行无菌操作接种。接种从料袋两端进行,一般每瓶菌种可接25袋。

6、育耳。接种后,将料袋移入大棚内培养发菌。移入前大棚应充分消毒,开窗降低棚内温度,用石灰水喷洒地面和四壁,然后用甲醛熏蒸24小时。

接种后移入棚架是发菌40天左右。养菌成熟的菌袋,春季棚内平均气温回升到8℃以上,秋季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时,每袋划16-18个“V”形口,划口后及时将菌袋放回栽培架上,每袋距离20厘米。接种穴向下,每棚内放袋必须在1-2天内完成,便于管理。上架2天后,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到85%---95%,持续5-7天,待划口处耳芽即将形成时进行间隔喷水,注意通风换气,直到耳芽形成黄豆大小时,降低空气湿度,进入子实体管理阶段。

7、子实体生长期管理。此期棚内温度调到18℃-25℃,人为增湿使耳片边缘始终呈湿润状态,直到五成熟时,再拉大温差,湿度保持在75%-85%,可采用早晚喷水、中午断水的干干湿湿管理方法,给予散射光照和通风换气,直到采收。

采用本发明,菌丝生长快,生长周期短,木耳肉厚,产量高,一般出料袋出耳率达到95%以上,鲜木耳产量比现有栽培技术增加20%--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按1000袋配料,玉米芯700公斤,木屑100公斤,麦麸160公斤,黄豆饼粉1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石膏10公斤,水600公斤左右。

3-4月栽培,将培养基原料充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0-60%。料袋选用17厘米×35厘米×0.04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0.5公斤,料袋分批放入灭菌锅内进行杀菌,温度保持100℃,保持10小时,当料袋冷却至30℃以下时移入接种箱进行无菌操作接种。接种从料袋两端进行,每瓶菌种可接25袋。接种后移入棚架上发菌40天左右,棚内平均气温回升到8℃以上,每袋划16-18个“V”形口,每袋距离20厘米。接种穴向下。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到85%---95%,持续5-7天,待划口处耳芽即将形成时进行间隔喷水,注意通风换气,直到耳芽形成黄豆大小时,降低空气湿度,进入子实体管理阶段。在子实体生长期管理期间。此期棚内湿度调到80%---90%,早晚喷水,给予散射光照和通风换气。经观测,料袋出耳率达97%,木耳产量比现有技术增加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蓝美,未经樊蓝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