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包小包袋的包装复合膜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8573.0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1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顾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锁忠 |
主分类号: | B32B15/085 | 分类号: | B32B15/085;B32B15/09;B32B15/20;B65D30/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包 包袋 包装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尤其是一种药包小包装的包装复合膜。
背景技术
复合软包装行业是在20世纪中叶开始发展起来的,而且愈来愈显示出它在医药包装方面的重要性。药品属于高要求的产品,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极高,因此,药包材产品一般采用三层或三层以上的包装要求较多,对于阻隔性要求很高的药品,一般在中间层采用铝箔材料,以提高其阻隔性能,但由于药品的种类很多,而且药品新品的开发速度很快,对包装材料种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虽然现在已有非常成熟的带铝箔层的三层及三层以上结构的复合膜产品,但其内层的热封层材料一般均用聚乙烯来做热封层,由于聚乙烯膜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添加许多种类的添加剂来改变其性能,这些析出物对于一些药品来说,是不能允许的;而普通的聚丙烯材料由于其热封温度高,不适合于药包小包袋的快递包装,且抗污染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优良的抗污染性,热封温度明显下降,更适合于快速包装,从而解决了聚酯/铝/聚丙烯复合膜包装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药包小包袋的包装复合膜,包括聚酯层、铝箔层和流延性聚丙烯层,铝箔层为中心,铝箔层的一面通过粘合剂层粘接聚酯层,铝箔层的另一面通过粘结剂层与流延性聚丙烯层相连接。其中,流延性聚丙烯是一种特制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它将传统的聚丙烯单体中加入一种线性聚乙烯单体,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聚丙烯-聚乙烯共聚体,这种新型的共聚体具有聚丙烯和聚乙烯单体已有的特性,同时还具备一种新的特性——优良的抗污染性,这种抗污染性能够很好的解决粉剂包装热封问题。
考虑到包装复合膜的美观、耐压,所述的聚酯层的厚度为0.01~0.05mm,所述的铝箔层的厚度为0.03~0.07mm,所述的双向拉伸聚丙烯层的厚度为0.01~0.05mm。
进一步地,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且产品易于撕开,所述的聚酰胺膜层的厚度为0.015mm,所述的铝箔层的厚度为0.055mm,所述的双向拉伸聚丙烯层的厚度为0.0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三层材料复合而成,生产过程稳定,节能降耗,所得的产品层次分明,美观、耐压、复合附着力大、复合紧密、不起泡、不破裂、剥离强度大,热封性能好,质量稳定,且产品易于撕开;本发明的抗污染性很好的解决粉剂包装热封问题,即粉剂所导致的袋口热封强度不够或根本封不住的问题,另外,改性的聚丙烯材料由于加入线性聚乙烯,其热封温度也有明显的下降,更适合于药包小包袋的快速包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酯层,2.铝箔层,3.流延性聚丙烯层,4.粘结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如图1所示的药包小包袋的包装复合膜,包括聚酯层1、铝箔层2和流延性聚丙烯层3,铝箔层2为中心,铝箔层2的一面通过粘合剂层4粘接聚酯层1,铝箔层2的另一面通过粘结剂层4与流延性聚丙烯层3相连接。其中,流延性聚丙烯是一种特制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它将传统的聚丙烯单体中加入一种线性聚乙烯单体,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聚丙烯-聚乙烯共聚体,这种新型的共聚体具有聚丙烯和聚乙烯单体已有的特性,同时还具备一种新的特性——优良的抗污染性,这种抗污染性能够很好的解决粉剂包装热封问题。
考虑到包装复合膜的美观、耐压,聚酯层1的厚度为0.01~0.05mm,铝箔层2的厚度为0.03~0.07mm,双向拉伸聚丙烯层3的厚度为0.01~0.05mm。
进一步地,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且产品易于撕开,聚酰胺膜层1的厚度为0.015mm,铝箔层2的厚度为0.055mm,双向拉伸聚丙烯层3的厚度为0.02mm。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锁忠,未经顾锁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移动智能医护系统
- 下一篇:基于量子流媒体云计算的云聚合社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