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抑菌型通用乳化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7942.4 | 申请日: | 201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安同艳;尹树花;王晓菲;李洪幸;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伦特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M167/00;C10N30/12;C10N30/16;C10N30/06;C10N40/2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菌型 通用 乳化 切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削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抑菌型通用乳化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金属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之配套的金属加工液不断更新换代。乳化切削液作为水基切削液的一种,目前多数产品存在如下问题:1、适用范围窄,一种缓蚀剂只能对一种金属有缓释作用,应用于铸铁、钢、铝、镁、铜等不用的金属材料就需要分别使用不同配方的产品,从而使一种产品只能用于一至两种金属材料,通用性非常低;2、乳化切削液中由于含有一定比例的基础油,油的氧化腐败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缩短,配方中需添加专用的杀菌剂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而绝大多数的杀菌剂均对皮肤有刺激,且杀菌剂价格昂贵,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经检索,发现一篇与本申请内容相关的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195584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0-50%、脂肪酸胺15-3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4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6%、有机胺抗菌剂2-20%、缓蚀剂0.2-1%、消泡剂0.1-1%。
经比较,由于其组分中缺少相关缓蚀剂,而且含有有机抗菌剂,故与本申请内容有较大差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防锈性、不易变质的自抑菌型通用乳化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配比的以下组分:
而且,包括按重量配比的以下组分:
而且,所述基础油或油性剂为石蜡基矿物油、植物油、多元醇酯或合成酯类中的至少一种。
而且,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其HLB值在5~13之间。
而且,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混合脂肪酸酰胺,合成型磺酸盐或磺化脂肪酸酯。
而且,所述极压抗磨剂是硫化矿物油、硫化脂肪酸酯、硫化异丁烯或二烃基多硫化物。
而且,所述烷基丙氨酸类表面活性剂是分子式为R-COONH(CH2CH2OH)3,R是碳原子数由2~20的链状或环状烷烃基。
而且,所述消泡剂是聚醚类或改性硅氧烷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抑菌型通用乳化切削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复合缓蚀剂
①将甲基苯并三氮唑和噻二唑加入水中,边搅拌边升温到70~80℃,使其完全溶解;
②在步骤①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多元酸酯磷酸衍生物、多元芳基羧酸和三乙醇胺,在60~70℃温度下搅拌,直至溶液均匀透明,制得复合缓蚀剂成品;
(2)制备自抑菌型通用乳化切削液
①在基础油或油性剂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升温至50~60℃,使其完全溶解;
②在步骤①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异丙醇胺、复合缓蚀剂、极压抗磨剂、烷基丙氨酸类表面活性剂,在50~55℃,搅拌均匀;
③在步骤②得到的液体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直至溶液变透明,加入消泡剂,再持续搅拌20分钟以上,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缓蚀剂配比合理,配方中的极性基团吸附在有色金属表面改变了双电层的结构,提高了金属离子的活化性,使有色金属与缓蚀剂更易形成螯合物膜,同时,这些极性基团与有色金属能形成配位键络合物,使膜的致密性大幅度提高,所以比只加入单一缓蚀剂产品具有更持久、更广泛的缓蚀性能,不仅能够满足黑色金属的防锈要求,同时可以适用于铝、镁、锌、铜等有色金属的加工。
2、本发明提供的乳化切削液采用有机合成脂工艺,安全环保,制作出的切削液冷却性、润滑性、防锈性强,且易清洗弥补了一些重负荷水溶性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在防锈性、气味等方面的缺陷,不易变质,同时,使用烷基丙氨酸类表面活性剂替代杀菌剂,使产品中不需要添加专用杀菌剂就可以对细菌、真菌、霉菌有很强的抑菌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产品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伦特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伦特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7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嘧菌酯和氟硅唑的农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