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设备测试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7746.7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保;杨伟中;范广畅;蓝江鹏;刘伟;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4 | 分类号: | H04M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卢刚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设备 测试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信设备,尤指一种用于测试移动设备,如手机,辐射抗扰度时用到的测试支架。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特别是移动多媒体设备,如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最不可或缺的通讯装置,每天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因为手机每天和人的身体近距离的接触,所以手机开发或认证过程中的需要有辐射测试。近年来,手机的辐射规格已经越趋严格,也使得辐射测试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一般手机在开发或认证过程中均需在电波暗室里(chamber)辐射测试,以验证该手机是否符合相关测试规范的要求。测试时,一般将手机放在已经校正过的场地均匀域内,手机通电后,处于场地均匀域内,再进行参数的测量与记录。
然而,现有的一般用来测试移动设备的方式,是直接将手机等设备放在台面上,或者放到转用的支架上,随意摆放的位置并不能保证手机完全位于场地均匀域内,并且,手机在测试时一般会要用到电源线提供电源,确保整个测试过程能够完成,如此一来,电源线本身会干扰场地的均匀域,影响测试结果。
本发明则是提供一种新的移动设备测试支架用以改善或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供移动设备在测试过程中更均匀的场域、不受环境和频率影响的移动设备测试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测试支架,用于提供待测试的移动设备测试过程中的支撑,该移动设备测试支架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于支撑架并用以定位移动设备的主板,支撑架包括两对立并平行的立柱、分别由两立柱末端垂直延伸的两相互平行的底柱,以及将两立柱分隔一定距离并在两端连接两立柱的第一横梁,主板为板状,其两端分别与两立柱连接,并设置有设备支撑板,在主板上设置了若干呈矩阵排列的线夹。
作为一种改进,两个立柱构成的平面垂直于两底柱构成的平面,第一横梁位于两立柱构成的平面内,且第一横梁分别垂直于两底柱。
作为一种改进,主板两端侧边贴置在两立柱的表面。
作为一种改进,该支架还设有从两立柱的靠近底柱的位置向底柱延伸并连接至底柱的斜柱。
作为一种改进,由两立柱的靠近底柱的位置向底柱延伸出两个相互对称的斜柱。
作为一种改进,在两立柱之间增设第二横梁,第二横梁处于两立柱构成的平面内且平行于第一横梁。
作为一种改进,主板上还设置了电源盒。
作为一种改进,主板周侧设置刻度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主板上设置的若干呈矩阵排列的线夹提供移动设备在测试过程中更均匀的场域,设置的线夹可有规则排列移动设备的线缆,使得移动设备处于更稳定更均匀的场域中,刻度尺可方便对移动设备的位置作标定,以及定量电源线暴露在辐射场中的尺寸,另外,本发明的支架不受环境和频率影响,具有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很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设备测试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设备测试支架的正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即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移动设备测试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和图2,本发明移动设备测试支架10用于提供待测试的移动设备测试过程中的支撑,以及提供待测试移动设备均匀场域。该移动设备测试支架10包括支撑架11以及固定于支撑架11并用以定位移动设备的主板12。
支撑架11包括两基本对立并平行的立柱111、分别由两立柱111末端垂直延伸的两相互平行的底柱112,以及将两立柱111分隔一定距离并在两端连接两立柱111的第一横梁113。如此,两立柱111、两底柱112和第一横梁113就形成了位置关系相对稳定的、并且可利用底柱112支撑整个支架10的构造。两个立柱111构成的平面垂直于两底柱112构成的平面,第一横梁113位于两立柱构成的平面内,且第一横梁113分别垂直于两底柱112。
主板12为板状,用于保证移动设备及电源连接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其两端分别于两立柱111连接,较佳的连接方式是主板12两端侧边贴置在两立柱111的表面,且主板12的适当位置设置有设备支撑板122,该设备支撑板122的位置需要根据实际待测设备的大小、对场域的要求等参数进行确定。移动设备进行测试时,被置于该设备支撑板1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7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