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太阳能槽式聚光电热联合利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27303.8 | 申请日: | 201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佳飞;宋永臣;刘卫国;朱自浩;王盛龙;刘瑜;张毅;王大勇;杨明军;程传晓;薛铠华;徐坤;朱一铭;王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31/052 | 分类号: | H01L31/052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关慧贞 |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太阳能 聚光 电热 联合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冷太阳能槽式聚光电热联合利用装置,是在已有的太阳能槽式利用聚光的基础上,利用太阳光电、光热转化技术,结合热转换、热利用等相关技术,属于一种水冷槽式聚光太阳能电热联合利用(CPVT)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百分之六十以上地区年辐射量大于5000MJ/m2、年日照时长在2200小时以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大的潜力。目前,太阳能的利用技术主要有光热转换、光伏发电、光化学转换等基本方式。光伏发电可以获得高品位的电能产品,但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光电转换效率比较低,成本高,对太阳光的波段利用范围较窄。光热转换主要特点是效率高、成本低,几乎可以对太阳能的全波段进行利用,太阳能电热联合利用系统与传统的光伏系统、光热系统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在产能方面:电热联合利用系统在利用太阳电池产电的同时,可以回收利用余热,提高系统的总输出能。在太阳能利用效率方面:电热联合利用系统的光热光电总输出效率高于相应面积的传统光伏或光热系统,而光伏发电结合低温光热的集成技术可以对太阳能全波段能量进行一体化利用,既可以获得高品位电能,又将大大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国内外对光电、光热的复合研究,已经做了大量理论和实验工作,重点研究了PV/T(Photovoltaic/Thermal)复合系统。太阳能电热联产系统根据是否采用聚光技术可以分为:(1)平板式太阳能电热联产系统;(2)聚光太阳能电热联产系统(CPV/T)。采用聚光技术的太阳能聚光电热联产系统减少了电池板的使用面积,成为目前降低电热联产系统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PV/T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池板工作中产生的热被冷却系统带走以供热水。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线性递减,因此冷却系统在获得热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电池板的效率,一般可采用气冷或水冷。在气冷式中,空气作为冷却工质,空气可以在通道里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来冷却太阳电池。自然循环冷却可以减小通道面积,但冷却效果差,强制循环可以增强换热,有效降低电池工作温度,但风机的使用,使得系统有效电能输出降低。水冷式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采用在电池板表面冷却,要求冷却工质的吸收峰与太阳电池的吸收峰尽可能没有重叠,目前均采用水作为冷却工质,由于水的热容较大,与电池板的换热稳定,换热效率高,相同功率的风机或泵驱动空气或水,则水冷式电热联用系统输出的有效能(电能、热能)较多。
理论研究表明,复合的PV/T板总体转换效率可以达到60%~80%,实验结果也表明,在强制流动和低的入口温度下,PV/T板的光热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60%左右。并且,由于独立的光伏、光热系统都需要透明玻璃盖和金属支撑装置,因而复合系统更经济、成本更低。
总体上,本发明在已有PV/T研究基础上,结合聚光技术,实现了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光电技术的综合利用,使得对太阳能的全波段转换大于70%。是一项紧紧抓住太阳能全波段范围进行光电、光热转换的高效率低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太阳能槽式聚光电热联合利用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冷太阳能槽式聚光电热联合利用装置,具有光电和光热两个单元,包括太阳能聚光板、电热联用装置、循环管路、换热器、循环泵、调节阀,在聚光板的聚光光带位置上设有电热联用装置,太阳能电池板下布置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连接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依次连接换热器、循环泵和调节阀,成为一个闭合的管路。其中电热联用装置由太阳能电池板、冷却管道、保温材料、粘结层和填充材料组成。电热联用装置的最上方是太阳能电池板,冷却管道布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光面,填充材料内通有冷却水,填充材料填充在填充材料的间隙,粘结层用来粘结太阳能电池板和冷却管道。为避免热量散失,冷却管道下面还布置了保温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太阳能光热、光电利用:本发明利用高性能聚光板对太阳能实现聚光条件下的电热联合利用,在提高电池光伏转化效率、强化光电利用的同时,又保证得到高温热量,实现了优化整体电热联合利用的效果;
2)提高品位、降低成本:由于本发明利用了聚光技术,可以得到高温热,和高品位电能,同时大大降低光伏电池的使用面积,大幅降低光伏发电的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聚光电热联合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的电热联用装置结构截面图。
图2(b)是图1中的电热联用装置结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7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