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6447.1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权;李荣花;温以斌;程同光;寇运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57/04 | 分类号: | A01N57/04;A01N51/00;A01N47/40;A01P7/04;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悬铃木 方翅网蝽 农药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特别是一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本发明还涉及前述农药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Say)]是新发现的侵入我国的林业有害生物,已扩散蔓延至江苏、上海、浙江等地。
悬铃木方翅网蝽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为害。受害后叶正面形成许多密集的白色细小斑点,背面呈现锈黄色斑,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植株生长,导致树势早衰。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公开专门用于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
现有技术中,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时,农药一般使用喷雾及高压喷雾方法。这样会导致大量的药液弥散到空气中、滴落到地面上,药液消耗大、污染环境重、生态不友好;而且会被施药者及过往行人吸人、接触,危害人群的身体健康。喷雾法配制药液浓度一般1000倍水平,一般使用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敌畏、敌百虫等农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方合理、防治效果好的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的一种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其特点是,它是由以下体积配比的原料组成:
3%啶虫脒乳油 2 ;
5%吡虫啉乳油 1-5 ;
30%乙酰甲胺磷 0.5-5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其特点是,各原料的体积配比为:
3%啶虫脒乳油 2 ;
5%吡虫啉乳油 1 ;
30%乙酰甲胺磷 1 。
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的使用方法优选采用树干注药法,它不受降雨、干旱、树木高度、危害部位等条件限制,具有用药量少、药剂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药液对施药者和过往行人基本无影响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公园林木、行道树等风景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树干注射方法施药依靠树体自身的水分蒸腾拉力向树体内输送药液到达把标,达到防治病虫害并调节植物生长的目的。
本发明农药中,乙酰甲胺磷、吡虫啉、啶虫脒内吸性强、杀虫谱广,防治刺吸式害虫有特效;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中多种害虫杀虫效果良好,持效期长,适合用于树干注药防治林木害虫。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的使用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根据树干胸径和工具条件,选择手枪钻或冲击钻在树干上钻出若干个注药孔; 胸径在10厘米以下的树钻1孔;胸径在10厘米~25厘米的 树钻2孔;胸径在25厘米~35厘米的树钻3孔;胸径 35厘米以上的树用钻孔;
(2)向注药孔内注入所述的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按每l厘米胸径用药1~3毫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农药中乙酰甲胺磷相对传导速度更快,快速杀灭把标害虫,作为主剂农药;在药后7 天叶片中农药含量达到最高;吡虫啉、啶虫脒在施药早期药效不明显,作为辅助农药配合主剂使用。本发明农药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持效期较长,药后40天防效在95%以上;药剂通过注干使用具有较好的持效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它是由以下体积配比的原料组成:
3%啶虫脒乳油 2 ;
5%吡虫啉乳油 1 ;
30%乙酰甲胺磷 0.5 。
实施例2,一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它是由以下体积配比的原料组成:
3%啶虫脒乳油 2 ;
5%吡虫啉乳油 5 ;
30%乙酰甲胺磷 5 。
实施例3,一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农药,它是由以下体积配比的原料组成:
3%啶虫脒乳油 2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未经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6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组件及使用该密封组件的回转支承
- 下一篇:一种快速视频浓缩摘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