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车载定位系统及车辆的辅助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6426.X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肖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6 | 分类号: | G01C2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王婧荷 |
地址: | 2003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车载 定位 系统 车辆 方法 | ||
1.一种辅助车载定位系统,其包括一GPS模块以及一无线通信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该GPS模块得到的经纬度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一服务器和/或一移动终端,该辅助车载定位系统设于一车辆中,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车载定位系统还包括一传感器子系统,该传感器子系统包括:
一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并记录该车辆的运动速度;
一加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并记录该车辆的加速度;
一角度传感模块,用于检测并记录该车辆的运动方向的变化量;
一磁力感应模块,用于确定地理南北极方向以及该车辆的运动方向;
该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该GPS模块最后一次定位的经纬度信息、该速度检测模块、该加速度检测模块和该角度传感模块的检测结果、该车辆的运动方向计算该车辆的推定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车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一时间段内,该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判断该运动方向的变化量是否达到一阈值,若是,该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该时间段的开始时刻的该车辆的运动方向、该时间段内该速度检测模块、该加速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按照直线运动计算该车辆的推定位置信息;若否,该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该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该车辆的运动方向、该时间段内该速度检测模块、该加速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按照直线运动计算该车辆的推定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车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磁力感应模块还用于建立一参考坐标系,以及在该GPS模块无法定位时根据该车辆的运动方向、该速度检测模块、该加速度检测模块和该角度传感模块的检测结果在该参考坐标系中绘制该车辆的运动轨迹。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车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车载定位系统还包括一用于检测该车辆所处海拔高度和/或海拔高度的变化量的高度检测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结合该高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计算该车辆的推定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车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子系统选自以下方案的一种或多种:
方案1:该加速度检测模块为一加速度传感器;
方案2:该角度传感模块为一陀螺仪;
方案3:该磁力感应模块为一磁力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车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加速度传感器为二轴加速度传感器或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或,该陀螺仪为二自由度陀螺仪或三自由度陀螺仪。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车载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将该推定位置信息发送至该服务器和/或该移动终端。
8.一种车辆的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定位该车辆以获得该车辆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检测并记录该车辆的运动速度、该车辆的加速度、该车辆的运动方向的变化量以及确定地理南北极方向和该车辆的运动方向;
步骤S2、判断是否能够成功获得该经纬度信息,若是,再次执行步骤S1;若否,进入步骤S3;
步骤S3、根据最后一次定位的经纬度信息、该车辆的运动速度、该车辆的加速度、该车辆的运动方向的变化量以及该车辆的运动方向计算该车辆的推定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时间段内,判断该运动方向的变化量是否达到一阈值,若是,根据该时间段的开始时刻的该车辆的运动方向、该时间段内该车辆的运动速度、该车辆的加速度按照直线运动计算该车辆的推定位置信息;若否,根据该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该车辆的运动方向、该时间段内该车辆的运动速度、该车辆的加速度按照直线运动计算该车辆的推定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一参考坐标系,并根据该车辆的运动方向、该车辆的运动速度、该车辆的加速度和该运动方向的变化量在该参考坐标系中绘制该车辆的运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64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