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6276.2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乔跃平;殷国柱;叶新年;王华;任王玮;周玉龙;张兆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盛力制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04;F16D125/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3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车 制动 系统 膜片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卡车制动系统的技术领域,涉及该制动系统的执行元件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卡车制动系统中的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结构复杂,耐久性不高。如本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和图2所示,活塞总成1与连接盖4之间通过导向密封圈3和O形密封圈2实现密封和导向。
但是,导向密封圈3和O形密封圈2采用两件的分体结构,该导向密封圈3采用聚甲醛材料;O形密封圈2采用丁腈橡胶,耐久性能有限,很难满足日益提高的耐久性要求。而导向密封圈3和O形密封圈2损坏时,气室漏气导致车辆制动系统失效,无法制动,极易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其目的是提高该产品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卡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包括活塞总成和连接盖;
所述的活塞总成与连接盖之间,设双向导向密封圈,所述的双向导向密封圈为一个整体,分布在整个活塞总成与连接盖轴向的配合面上;
所述的双向导向密封圈在轴向上的中间一段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所述的连接盖与所述双向导向密封圈接触的表面的形状与其一致;
在所述的连接盖的内端面上,所述的双向导向密封圈形成一个径向凸起,与所述的连接盖的内端面贴合,所述的双向导向密封圈在该端的外形为锥形;
所述的双向导向密封圈朝向所述连接盖的外端面的一端,其端面上设有环形的V字槽。
所述的双向导向密封圈采用聚氨酯材料。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产品的结构进行改型设计和更新换代,简化了产品结构,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产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使卡车制动系统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活塞总成,2、O型密封圈,3、导向密封圈,4、连接盖,5、活塞总成,6、双向导向密封圈,7、连接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3、图4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卡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包括活塞总成5和连接盖7。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通过安装螺栓连接在车桥气室安装支架上,推杆叉和调整臂连接来实现将对制动器输出力制动。
其工作原理是:
手阀控制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驻车腔进气排气,驻车腔活塞前后运动推杆输出和解除制动力。脚阀控制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行车腔进气排气,行车腔膜片推动推杆输出和解除制动力。
一、发明构思及创造性的分析: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卡车制动系统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其活塞总成5与连接盖7之间,设双向导向密封圈6,所述的双向导向密封圈6为一个整体,分布在整个活塞总成5与连接盖7轴向的配合面上。
所述的双向导向密封圈6采用聚氨酯材料。保证了导向耐久性同时提高了密封耐久性。密封圈的耐久性提高一倍以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产品的结构进行改型设计和更新换代,简化了产品结构,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产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使卡车制动系统更安全。
二、本发明各部件的静态位置关系:
双向导向密封圈6在活塞总成5和连接盖7之间起导向和密封作用。
所述的双向导向密封圈6在轴向上的中间一段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直径,所述的连接盖7与所述双向导向密封圈6接触的表面的形状与其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盛力制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盛力制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6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