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毒蕈碱受体拮抗剂格隆溴铵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6038.1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钝;于航;魏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本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7/12 | 分类号: | C07D20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毒蕈 受体 拮抗剂 格隆溴铵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格隆溴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格隆溴铵(Glycopyrrolate,1),化学名为3-(α-环戊基羟基苯乙酰氧基)-1,1-二甲基吡咯烷溴铵盐,由日本Shionogi 公司开发,1982年在美国批准上市,目前在国内上市的制剂为片剂,商品名胃长宁。本品为毒蕈碱受体(M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液分泌过多等症。
美国专利US2956062报道,格隆溴铵可以α-环戊基扁桃酸甲酯为原料,在强碱性条件下与N-甲基吡咯烷-3-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再与溴甲烷发生季铵化反应制得。α-环戊基扁桃酸甲酯的制备主要有三种方法:(1)当代结构药物全集,1993,1151文中报道苯乙酮酸甲酯与环戊二烯基溴化镁发生格氏反应,然后经催化氢化制得α-环戊基扁桃酸甲酯,但环戊二烯不稳定,常以二聚体状态存在,需高温裂解制得单体后参与反应;(2)美国专利US3381017报道苯乙酮酸甲酯与环戊基溴化镁经格氏反应直接制得α-环戊基扁桃酸甲酯;(3)文章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05, 1427-1435报道以苯乙酮酸为原料,与环戊基溴化镁发生格氏反应,再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与甲醇成酯制得α-环戊基扁桃酸甲酯。本研究首先对方法一、方法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乙酮酸甲酯与格氏试剂进行反应时,在酮羰基被亲核进攻的同时,酯羰基也会发生格氏反应,故得到目标中间体α-环戊基扁桃酸甲酯及双格氏化的副产物,两者极性相近,分离困难,本研究尝试通过对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加料顺序的调整来避免双格氏化副产物的生成,但均未成功,由此推断,在苯乙酮酸甲酯的结构中酮羰基与酯羰基发生格氏反应的活性无明显差异。
对方法三展开研究后,实验结果表明,虽然苯乙酮酸结构中羧基的存在会消耗一摩尔的格氏试剂,但有效避免了双格式化副反应的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中间体α-环戊基扁桃酸N-甲基吡咯烷-3-酯的制备中,文献中采用庚烷作为溶剂,金属钠作为催化剂,而按照此文献方法进行了操作,产物收率仅为32%。
现有的格隆溴铵的制备方法均存在着不足,因此其制备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格隆溴铵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US29560628的苯乙酮酸经格氏反应、酯化反应制得α-环戊基扁桃酸甲酯,再与N-甲基吡咯烷-3-醇经酯交换、季铵化反应制得格隆溴铵。反应式如下:
苯乙酮酸2:溴代环戊烷3:镁为 1:1:1~1:5:1条件下制备α-环戊基扁桃酸5,再经酯化反应制得目标中间体α-环戊基扁桃酸甲酯6。
中间体6以正己烷作为溶剂,氢化钠催化,回流条件下反应,同时为促进可逆反应的正向移动,在反应中不断蒸出生成的甲醇。
所制备的格隆溴铵可用丁酮,丙酮,乙腈精制;α-环戊基扁桃酸5用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丁酮精制。
具体实施方式
α-环戊基扁桃酸(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本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本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6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响铃带开关机械式定时器
- 下一篇:带L形配合面的梯形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