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臭氧发生器的电极隔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6014.6 | 申请日: | 2011-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乐飞;陆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2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臭氧发生器 电极 隔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电极间的隔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立式臭氧发生器的电极隔离装置,属于臭氧制备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臭氧发生器是采用高频高压放电式。在内外电极间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在内外电极间通过的气体中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制造臭氧。立式臭氧发生器就是根据该原理,采用不锈钢管作外电极,搪瓷放电管作为内电极。搪瓷放电管放置在不锈钢管内,气体从两管中间间隙中穿过。两管的几何形状为同心管式。为使两管中间间隙分布均匀,在烧制搪瓷放电管时交错地布置两圈支撑点,所以放电管支撑点与不锈钢管内壁应是紧密配合。对于立式的臭氧发生器,放电管与不锈钢管是竖直放置,不锈钢管是与臭氧发生器外壳通过花板固定,因结构上的考虑,各搪瓷放电管之间只能在上方用电极拉杆相连,放电管下方是空悬。电极拉杆再接上高压电极。所以放电管利用自身的支撑点与不锈钢管紧贴,又有电极拉杆的牵扯,在臭氧发生器正常工作时放电管不会整体下沉。但遇上运输的猛烈碰撞,会出现放电管下沉,导致电极拉杆与不锈钢管、花板等接触,影响放电。目前为了防止电极拉杆因外力作用与不锈钢管或花板接触影响放电,在放电室下端安装一弹簧,然后再用绝缘材料隔开弹簧与底部,此工艺繁琐,安装复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极间相互接触影响臭氧制备的立式臭氧发生器的电极隔离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立式臭氧发生器的电极隔离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放电室、安装在放电室筒壁上的高压电极、安装在放电室内与高压电极连接的电极拉杆、钢管、放电管和固定在放电室内用于安装钢管的花板;放电管一端与电极拉杆固定连接,放电管另一端置于钢管内,钢管安装到花板上时钢管的开口端高于花板的上表面,所述电极拉杆与花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绝缘隔离块,所述绝缘隔离块位于两个相邻的钢管之间并且与钢管开口端边缘接触。
所述绝缘隔离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极拉杆上,所述绝缘隔离块中间设有螺纹沉孔,所述电极拉杆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栓穿过电极拉杆上的安装孔与绝缘隔离块的螺纹沉孔连接。
本发明采用带螺纹沉孔的绝缘隔离块将作为臭氧发生的内外电极的钢管和放电管有效地隔离,即使外部遇到较大的作用力也不会使两个电极接触影响臭氧的制备。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并且可视需要增加数量,完全可满足不同直径的臭氧发生器的需要。
有益效果:1、直接有效地隔开放电室的内外放电电极即电极拉杆与钢管;2、相对原 来的电极拉杆牵扯放电管,不让放电管下沉,又增加了向上牵引放电管的力度;3、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立式臭氧发生器的电极隔离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放电室1、安装在放电室1筒壁上的高压电极2、安装在放电室1内与高压电极2连接的电极拉杆3、钢管4、放电管5和固定在放电室1内用于安装钢管4的花板6;放电管5一端与电极拉杆3固定连接,放电管5另一端置于钢管4内,钢管4安装到花板6上时钢管4的开口端高于花板6的上表面,所述电极拉杆3与花板6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绝缘隔离块7,所述绝缘隔离块7位于两个相邻的钢管4之间并且与钢管4开口端边缘接触。所述绝缘隔离块7通过螺栓8固定在电极拉杆3上,所述绝缘隔离块7中间设有螺纹沉孔71,所述电极拉杆3上设有安装孔31,所述螺栓8穿过电极拉杆3上的安装孔与绝缘隔离块7的螺纹沉孔71连接。
本发明采用带螺纹沉孔71的绝缘隔离块7将作为臭氧发生的内外电极的钢管4和放电管5有效地隔离,即使外部遇到较大的作用力也不会使两个电极接触影响臭氧的制备。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并且可视需要增加数量,完全可满足不同直径的臭氧发生器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6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专用增强肥
- 下一篇:一种干灰气力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