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25938.4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雪华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1725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体 斥力 磁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输出设备,尤其是一种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环境污染严重,石油等能源日渐枯竭,为寻找低碳绿色能源环保新型能源创新开发一种永磁体磁能(源)的研究和应用而努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利用永磁体同极磁极间相互作用力(磁斥力)转化为动力。其工作原理是利用A、B二个定置永磁体在一特定工作模式下,以某一隔磁方式有效地来改变其与磁冲(永磁体)间的磁场作用关系,以达到磁斥力的连续最大化,从而对磁冲(永磁体)连续作功形成动力,提供有源功,以维持机组不断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该机组包括二个定置永磁体(定置永磁体A和定置永磁体B)、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筒槽、磁冲及支架等其它辅助设施。二个定置永磁体(A和B)分别安置于筒槽的二外侧。且A、B二个定置永磁体的实用磁极端面分别以一个为N极,一个为S极与筒槽二外端口正对。在A、B定置永磁体N极与S极端面除外,其它侧面均套有一严密的隔磁膜网。在筒槽的内壁设置与磁冲滑行圆珠相应的圆珠槽道。磁冲主要是由一永磁体制成,该永磁体磁身部分(N、S实用磁极端面除外)包有一严密的隔磁膜网,外围再紧密裹套有一圆柱状套筒,在圆柱状套筒外围陷有若干圈滑行圆珠,同时在其上方中部安装一个动力柄形成一体。其核心主要是采用一 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科学有效地将设置在A、B定置永磁体实用磁极前端的隔磁板,(或电子隔磁及其它隔磁方式)合理地联动开启与关闭来改变A、B定置永磁体与磁冲(永磁体)间场与场的场效应作用关系及磁势能与磁动能的转化,使二者之间的磁势能有效地转化为磁动能,从而形成一股强劲磁斥力,致使磁冲(永磁体)分别在A、B定置永磁体间都将获得一强劲爆冲力,使磁冲能够在A、B间的磁斥力作用下连续做往返运行,且磁冲在其运行过程中,在磁斥力作用下都将获得一较大冲量。其实,在每个独立的单运行过程(A→B或B→A)中均为做功冲程,在每个冲程之后(A→B或B→A)都将在定置永磁体的磁斥力作用下对磁冲补给一次冲量,最终达到连续循环持续提供动力,形成有源功,带动负载对外做功。由于该机组所应用的永磁体磁极间相互作用力的确实持久存在且磁极间的适时有效隔磁方式的确实可行,将成为该机组能成功顺利运行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这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永磁体磁能(源)利用方式。而这种全新的机组设备其单个做功运行冲程与内燃机的独立做功冲程运行模式非常相似。内燃机做功冲程是依靠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形成爆发力冲击活塞带动连杆,曲轴对外做功,而该设备是依靠自动隔磁板的瞬间弹跳开启(或电子隔磁的瞬间消失)时两同极磁极在近距离产生一股较大磁斥力形成一爆发冲击力推动磁冲通过其动力柄带动负载对外做功。故该永磁体磁力机在无需外界能量的转化输入及外力作用下,仅依靠永磁体磁极间相互作用力(永磁体磁能源)既能维持机组的运行及带动负载对外做功。
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构思新颖、无碳环保、节能安全。这将创新开发一种永磁体磁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根据以上永磁体斥力组 磁力机制作原理,可以通过设定一种递变式(无极变速:即连续递增或连续递减)或档位式隔磁方式来遮挡(或屏闭)定置永磁体实用磁极端面横切面积(磁通量)的多少来控制磁斥力的大小,最终形成输出动力的连续可变(变大或变小)或档位级别式变化。这便是该机组动力档位的设置。该机组可广泛为发电,车辆,机轮等各种机械设备提供动力。且该机组与其它动力输出设备(如蒸汽机,内燃机等)相比,具有低噪音,不发热,等诸多优点,其每个工作循环都有两次做功冲程,没有其它的额外辅助冲程,以减少了做功冲程产生的能量在机组自身运转时的消耗,以最大的能量输出,运用于负载及对外供给动力。
附图概述
本发明的具体特征,性能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
图1为本发明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结构示意图。S-为永磁体的S极;N-为永磁体的N极;F为磁冲动力柄(往返输出动力)。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雪华,未经周雪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59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果去核器
- 下一篇:超大功率无刷电机控制驱动臂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