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式冲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5327.X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7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唐舜清;唐云峰;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拼式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压力机上进行冲压加工时,工件常卡在下模上不容易取出,影响生产的连续性,生产效率较低,为解决此问题,许多厂家提出了多种形式的顶料装置,如撞击式打料杆、弹力顶料装置等,以便于将工件于下模上取出,但撞击式打料杆会对工件施加一个冲击力,不仅会对工件造成损伤,而且工件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无序的弹出并散落,现场较混乱,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自动化生产;采用弹力顶料装置时,通常设置为弹簧或弹力橡胶来提供弹力,其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相关,弹力为变力,长期使用后性能下降,需定期更换弹性元件,成本较高,且仅用于提供弹性顶料力,无法保证工件在顶料力的作用下按要求顶出,对于表面结构复杂的工件其顶料功能无法保证,避免不了卡料问题,而一旦出现卡料,则持续的弹力会将工件顶斜卡于模具内,使工件取出更为困难,甚至破坏模面。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的冲压模具加以改进,使工件成型后能顺利的取出,避免卡料现象,保证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式冲压模具,其下模为拼合结构,冲压成型后各拼合部可沿水平方向向外侧移动使脱离与工件的接触,并通过一个托料块将工件托起,可有效避免卡料,能保证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拼式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托料块和围于托料块外侧并滑动连接于下模座的可拼合的至少两个下模拼合块;所述托料块为可升降结构,其顶面为部分下模面,各下模拼合块拼合所围的内侧面与托料块顶面可拼合构成完整的下模面;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模和推块,所述上模固定设置于上模座底面,上模底面为与下模面相对应的上模面;所述推块围于上模外侧并与下模拼合块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随冲压机上工作台下行时推动相应下模拼合块进行拼合。
进一步,所述下模拼合块和推块均为楔形块结构,位于每个下模拼合块的外侧设置有倾斜面I和竖直定位面I,位于每个推块的内侧设置有倾斜面II和竖直定位面II,倾斜面I与相应的倾斜面II以及竖直定位面I与相应的竖直定位面II均可面接触配合,倾斜面I与相应竖直定位面I以及倾斜面II与相应竖直定位面II均为由曲率相同的曲面连接的圆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位于每个下模拼合块的倾斜面I和竖直定位面I上设置有贯通的滑槽I,相应的推块的倾斜面II和竖直定位面II上设置有连为一体的并且可与相应滑槽配合的滑块I,用于防止推块和相应的下模拼合块之间产生错位;
进一步,所述各下模拼合块与下模座之间均单自由度滑动连接,位于下模座上与各下模拼合块相对应的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以托料块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位于各下模拼合块底面设置有可滑动连接于相应燕尾槽的V形块;
进一步,位于下模座上与每个推块相对应的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于相应推块外侧与之滑动配合,位于挡块内侧面设置有竖直滑槽II,位于推块外侧面设置有可与相应滑槽II配合的滑块II,用于通过挡块对相应的推块进行导向;
进一步,所述各下模拼合块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于相应的挡块,使推块上行时各下模拼合块在相应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脱离拼合;
进一步,位于下模座上与每个推块相对应的还设置有让位孔;
进一步,所述托料块沿竖直方向单自由度滑动连接于下模座,托料块通过下模座顶面下滑限位,使托料块位于最低点时其顶面可与各下模拼合块内侧面过渡衔接,位于下模座与托料块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托料块升降的行程限位螺钉和弹力装置,所述行程限位螺钉沿竖直方向穿过下模座紧固于托料块用于限制托料块水平方向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并对托料块进行上滑限位使托料块位于最高点时其顶面高于各下模拼合块顶面,所述弹力装置设置于托料块内部支撑于托料块和下模座之间用于为托料块提供向上的弹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拼式冲压模具的下模设置为拼合结构,冲压成型后可将各下模拼合块可沿水平方向向外侧移动使脱离与工件的接触,通过一个托料块将工件托起,托料块顶面为部分下模面,与工件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利于表面结构复杂的工件的取出,可有效避免卡料,能保证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下模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5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头钻孔装置
- 下一篇:用于轧机机架防护门的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