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3645.2 | 申请日: | 201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文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F17/02;C05F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有机 污泥 制作 有机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滤饼是污泥处理厂的副产品产出,一般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过程为总污水管进口→格栅→沉砂池→污泥浓缩→污泥脱水(用板框压滤机或带式压滤机压榨)→污泥滤饼,各污水处理厂每天都有大量的含水份85%左右的这部分污泥滤饼产出,这部分滤饼含有大量的未被分解完的有机质、微量重金属、各种菌类和一定数量的氮、磷、钾等有益元素,如果任意排放,部分有机质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味,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污染大气、土壤和周围环境,并且占用有限的宝贵土地资源,成为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及该装置可将一定比例的有机发酵辅料、污泥滤饼和菌剂混合发酵成有机肥,不仅变废为宝、绿色环保,而且可增加经济收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重量配比为20%~50%的有机发酵辅料和50%~80%的污泥滤饼准备材料,其中有机发酵辅料的含水量为25%~50%、颗粒大小为10mm~20mm;准备菌剂,并在辅料仓内混合菌剂和有机发酵辅料,均匀混合后的发酵辅料混合物经输送机输送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发酵辅料混合物传送到搅拌机内;同时,污泥给料机将粉碎后的污泥滤饼输送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将污泥滤饼传送到搅拌机内;搅拌机充分混合发酵辅料混合物和污泥滤饼,然后将混合后的待发酵混合物料送到发酵箱内并在常温下发酵6~10天。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滤饼的含水量为80%~90%;所述有机发酵辅料的含水量为30%~40%及其颗粒大小为15mm左右;所述有机发酵辅料为菌渣或其它有机物,所述菌渣为香菇、木耳或金针菇的残渣等;所述菌剂含有光合细菌、固氮芽孢菌、解磷解钾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耐高温放射菌等。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一种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给料机,所述污泥给料机的出料口的下侧设有斜置的传送带的输入端,所述传送带的旁侧设有将发酵辅料混合物输送到传送带上的一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与辅料仓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的下侧设有使粉碎后的污泥滤饼与发酵辅料混合物充分混合的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出料到发酵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给料机为强制给料的箱式给料机,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比输入端高,所述搅拌机为双轴搅拌机,所述传送带的旁侧还设有另一螺旋输送机及与其相连接的备用辅料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滤饼,添加有机发酵辅料、菌剂并充分混合发酵成有机肥,不仅可以保护环境,防止土壤和空气受到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而且变废为宝,有机肥也可以直接供当地农业使用、就地消纳,把过去污水处理厂需要花钱请车辆运走的污泥滤饼转化为具有经济收入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污泥给料机 2-传送带 3-螺旋输送机 4-辅料仓 5-搅拌机 6-发酵箱 7-备用辅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考图1~3,一种利用有机污泥制作有机肥的方法:准备重量配比为20%~50%的有机发酵辅料和50%~80%的污泥滤饼准备材料,其中有机发酵辅料的含水量为25%~50%、颗粒大小为10mm~20mm;准备菌剂,并在辅料仓4内混合菌剂和有机发酵辅料,均匀混合后的发酵辅料混合物经螺旋输送机3输送到传送带2上,传送带2将发酵辅料混合物传送到搅拌机5内;同时,污泥给料机1将粉碎后的污泥滤饼输送到传送带2上,传送带2将污泥滤饼传送到搅拌机5内;搅拌机5充分混合发酵辅料混合物和污泥滤饼,混合后的待发酵混合物料中的有机质含量为20%~60%,碳氮比为20~40,PH值为6~8,含水量为45%~65%,然后将混合后的待发酵混合物料送到发酵箱6内,一般在常温下发酵6~7天左右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文,未经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3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防冻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向槽道串联式端框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