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层具有磷酸钙纳米棒的多孔生物陶瓷及其构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2998.0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洪友良;王哲;张兴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A61L27/40;A61L27/5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刘双兰 |
地址: | 61006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具有 磷酸钙 纳米 多孔 生物 陶瓷 及其 构成 方法 | ||
1.一种表面层具有磷酸钙纳米棒的多孔生物陶瓷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热法在磷酸钙多孔陶瓷基底表面形成一层磷酸钙纳米棒,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在水热反应釜中配制浓度为0-1.5摩尔/升的尿素水溶液,将所配制的尿素水溶液与Ca∶P摩尔比为1∶1-1∶1.67的含Ca化合物和含P化合物混合得混合溶液,其混合溶液的浓度为0-0.2摩尔/升;采用酸或碱调控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为2-9,再将磷酸钙多孔陶瓷加入到所述混合溶液中,常压下,在温度为100-150℃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1-12小时,即获得磷酸钙多孔陶瓷基底表面层具有磷酸钙纳米棒的多孔生物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陶瓷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溶液的浓度为0.2-1.0摩尔/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陶瓷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为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陶瓷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Ca化合物为CaCl2,或Ca(NO3)2·4H2O,或Ca(CH3COO)2·H2O;所述含P化合物为(NH4)2HPO4,或(NH4)H2PO4,或Na2HPO4,或NaH2PO4,或K2HPO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多孔生物陶瓷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多孔陶瓷的直径为2厘米,厚度为0.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生物陶瓷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pH值采用的酸是硝酸,或盐酸,或磷酸,或它们的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生物陶瓷的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pH值采用的碱是氨水,或氢氧化纳,或氢氧化钾。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多孔生物陶瓷的构成方法构成的表面层具有磷酸钙纳米棒的多孔生物陶瓷,其特征在于多孔生物陶瓷表面层的磷酸钙纳米棒是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化学组成的磷酸钙多孔陶瓷基底表面外延性生长形成的,所述磷酸钙纳米棒是和磷酸钙多孔陶瓷基底紧密连接为一体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生物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多孔陶瓷基底表面外延性生长的磷酸钙纳米棒的直径为50-200纳米,长度为20-7000纳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生物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多孔陶瓷基底表面外延性生长的磷酸钙纳米棒的化学组成是羟基磷灰石,或是磷酸三钙,或是磷酸八钙,或是它们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29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