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动力电源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22872.3 | 申请日: | 201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7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梁全顺;农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50;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动力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通运输设备和其它大型设备的安全型新型动力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锂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低等特点,而被广泛的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然而,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是锂电池电动车大规模使用的瓶颈。若在锂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内部短路、过充等,易导致锂电池单体内部急剧升温,从而使电解液分解成易燃气体,单体内部压力升高又会将单体外壳撑破,导致其内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爆燃、起火,带来很严重的安全问题。此外,当使用温度低于0℃时,会使电源模块的储能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等。
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的使用具有上述的安全隐患,限制了锂电池及类似电源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中的使用,也限制了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和大型动力设备的广泛运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新型动力电源,该电源装置能有效克服因温度过高过低,压力过大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动力电源,包括: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用于至少部分地为交通运输设备提供电流;一箱体,该箱体用于将该电源模块与外部隔离;该电源模块与该箱体之间填充惰性气体。
该电源进一步包括一热传导装置,该热传导装置位于该箱体内部或外部,且被惰性气体所包围。该热传导装置是一空调系统的蒸发器或冷凝器。
该电源进一步包括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该电源模块的温度,并与该热传导装置连接。
该电源进一步包括一风机,该风机位于该箱体内部,用于使该箱体内部产生气体流动。
电源进一步包括一压力反馈装置,用于测量该箱体内部气压值。该压力反馈装置与一单向阀门连接,该单向阀门开启时,该惰性气体经该单向阀门从该箱体中流出。该单向阀门是一防爆单呼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交通运输设备的电源装置将所有的电源单体和箱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电线都置于密闭箱体内并处于惰性气氛保护状态,这样就隔绝了电源单体周围的氧气,消除电源燃爆的可能;且箱体内部(或外部)设有蒸发器(或冷凝器),蒸发器(或冷凝器)连接外部空调系统,当电源单体温度过高时,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可控制开启箱内风机和外部空调系统,让蒸发器(或冷凝器)给电源单体降温,避免温度过高而使电源单体发生内部短路或电解液分解;在温度较低的冬天,箱内的风机和空调系统的蒸发器(或冷凝器)又可使电源单体升温,以保证其能正常工作。此外,一旦有意外情况导致箱体内气压升高且高于安全极限值时,电反馈压力装置将发出信号切断电源总闸,若此时密闭箱体内的气压仍不断上升,则箱体或箱盖上装有的防爆单呼阀将自动开启,瞬间将箱体内的气体排出,一旦气压降至安全压力范围后防爆单呼阀又迅速关闭,从而阻断外界空气(氧气)进入箱体内,这就进一步将整个电源模块的爆燃危险性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是本发明所示出的用于交通运输设备的电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示出的用于交通运输设备的电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示出的用于交通运输设备的电源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的用于交通运输设备的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能有效克服因温度过高过低,压力过大所导致的安全问题。而现有技术中最需要解决是如何防止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发生内部短路、过充,所导致的爆燃、起火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交通运输设备的电源,包括: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用于至少部分地为该交通运输设备提供电流;一箱体,该箱体用于将该电池模块与外部隔离;该电池模块与该箱体之间填充惰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2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