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醚季铵盐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22830.X 申请日: 201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2675622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刘泽民;张玉清;宋瑞娜;闫群英;畅凌冰;朱书法;姚大虎;董芳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8G65/28 分类号: C08G65/28
代理公司: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代理人: 牛爱周
地址: 471003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聚醚季 铵盐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聚醚季铵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醚季铵盐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由含环氧键的分子单体开环聚合反应而制得。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一种反应活性体,分子内既存在季铵阳离子又含有反应活性很高的环氧基团,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开环聚合生成聚醚季铵盐类高聚物。阳离子聚醚因为分子链上带有正电荷,水溶性好,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对人体器官皮肤无腐蚀刺激,杀菌效果好,是新型的非氧化性杀菌剂。该产品还兼有粘泥剥离、浮选、侵蚀和破乳等功能,可用于工业循环水中,亦可作为多功能污水处理剂用于工业污水处理中,尤其在油田采油过程的回注水处理中有重要应用。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甄丽丽等人以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先本体聚合再季铵化合成阳离子聚醚的方法(甄丽丽,张剑.阳离子聚合无杀菌剂的合成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2(12):18~20;John W.Retach,Process and Composition for Providing DMC Catalyzed Polyols[J],US5266681),但合成路线分两步进行,反应时间较长,原料不易取得,制备的成本较高,不适合工业化推广应用。而且所制备的聚醚季铵盐的导电率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骤简单、原料易得的聚醚季铵盐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式I的聚醚季铵盐的制备方法,

式I

取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入起始剂一元醇和占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重量0.38~0.5%的氢氧化钾在水溶液中于50~80℃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聚合反应5~10小时制得式I的聚醚季铵盐;所述式I中n为25~30的整数。

所述一元醇为甲醇。

所述一元醇加入量为每10.0g 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1.0mL。

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所述氢氧化钾加入量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重量的0.5%。

所述反应时间为9小时。

所述反应温度为70℃。

本发明的聚醚季铵盐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原料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一元醇(优选甲醇)和氢氧化钾,原料采用市售的常规试剂,简单易得,而且反应为一步开环聚合完成,步骤简单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可控易于实施,聚醚季铵盐的转化率高,适合进行工业化推广应用。另外,本发明的式I聚醚季铵盐产品呈淡黄色粘流态,在25~91℃温度范围内有很好的电导率,最高达到6600μS/cm,作为液态电解质适于电池制造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聚醚季铵盐的IR光谱图;

图2为实验例1的相对粘度和转化率的曲线图;

图3为实验例2的相对粘度和转化率的曲线图;

图4为实验例3的相对粘度和转化率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聚醚季铵盐的制备方法作详细的介绍,但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称取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固体10.0g,加适量去离子水溶解后转入125mL三口瓶中,通入氮气保护(维持100KPa),滴入1mL甲醇作起始剂,控温50~80℃搅拌30min后,加ETA质量0.38~0.5%的氢氧化钾作引发剂,继续恒温50~80℃搅拌反应5~10小时。加终止剂盐酸至中性,反应毕得均相无色透明溶液。将此液减压蒸馏浓缩得到淡黄色蜡状粘流物即为聚醚季铵盐PETA。称重,计算转化率。然后用乌贝路德粘度计测其相对粘度。上述产品式I中n值为25~30。转化率(%)=产物质量÷原料质量×100%。

所得到的PETA的IR光谱图如图1所示,解析图4聚醚季铵盐(PETA)的IR图谱可以看出,在1264.42cm-1处出现一个宽强吸收峰,此为链醚的醚键“-CH2-O-CH2-”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峰形变宽表明醚的聚合程度变大。由此说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开环聚合形成链状聚醚季铵盐(PETA)符合要求。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聚醚季铵盐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反应温度变化对PETA相对黏度和转化率的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28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