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迷迭香红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2701.0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贾京达;贾培琳;贾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寨县金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62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迷迭香 红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具体是一种迷迭香红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迷迭香茶是绿茶的一种,是由迷迭香鲜叶,制作工序为:(1)采集去杂:清洗、去杂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所至的杂质;(2)杀青:经过微波烘烤或锅炒等方法;(3)揉捻成型烘干制成的。迷迭香鲜叶原料少、受季节影响大,且成本高,且由于迷迭香茶的选材、制作工艺的限制,品种单一,消费量有限,很难普及推广。鉴于此,如能在迷迭香茶的制作工艺上进行改进,扩大迷迭香茶的品种范围,有利于迷迭香茶在市场上的推广,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扩大迷迭香茶的品种范围,提供了一种迷迭香红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迷迭香红茶,其工艺制作方法:(1)采集迷迭香鲜叶,清洗、去除杂质;(2)萎凋;(3)揉捻;(4)发酵:所述的发酵方法采用低温发酵,迷迭香叶处于14-18℃的环境下,堆置、上盖湿纱布发酵一周,待80%迷迭香叶变成褐色,无青草味并散发出特有的醇香味,停止发酵;(5)干燥:采用高温烘焙,使发酵好的迷迭香叶,迅速增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所述的高温烘焙采取微波烘烤,所述的微波烘烤为将迷迭香叶放置烘烤盘堆放厚度约2-3cm,表面用保鲜膜封严,放入微波烧烤箱内,高温200-250℃烘烤2min,中温100-120℃烘烤2min,然后去掉保鲜膜,低温40-50℃烘干5min;(6)复揉。
本发明所述萎凋为迷迭香鲜叶经过干燥直至鲜叶失水后失去光泽、叶质变软,并散发出特有的清香。所述的揉捻为使得迷迭香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发酵,增进色、香、味的浓度。所述的复揉为将干燥好的迷迭香叶细胞进一步破损,便于释放迷迭香红茶的香味。所述的保质干度为用两手指能将茶研成粉末状,若只能研成断条形,说明茶的干度不足,含水量过高,易陈化,易发霉。
进一步,萎凋方法采取室内加温萎凋:萎凋室内温度调控在10-25℃,迷迭香叶摊为2.5-3cm厚度。所述的萎凋方法采取日光萎凋:将迷迭香叶均匀摊在菁席上,萎凋过程中要翻动2次,每次历时1小时,在日光萎凋后移入室内进行晾青直至萎凋均匀。采取日光萎凋时迷迭香叶摊叶厚度视采集天气而定,睛天采叶摊叶厚度为3cm,阴天采叶摊厚为2.5cm。
进一步,所述的揉捻方法为将迷迭香叶在揉捻机内揉捻60min。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方法可采用低温发酵,迷迭香叶处于14-18℃的环境下,堆置、上盖湿纱布发酵一周。此发酵方法能够获得更多的茶黄素含量,提高红茶品质,使得茶汤红亮。
进一步,所述的高温烘焙采取微波烘烤,所述的微波烘烤为将迷迭香叶放置烘烤盘堆放厚度约2-3cm,表面用保鲜膜封严,放入微波烧烤箱内,高温200-250℃烘烤2min,中温100-120℃烘烤2min,然后去掉保鲜膜,低温40-50℃烘干5min。烘烤后,使迷迭香叶呈黄绿色为度,以解决使用锅炒方法的可控性、均匀性差,生产的茶叶色泽不一,易产生焦气味的缺点。此微波烘烤工艺,便于迅速停止迷迭香叶发酵过程中的酶促反应,以达到迷迭香红茶茶汤红亮、滋味醇厚,保持了迷迭香红茶特有的芳香甜味。微波烘烤的目的是:1、微波可以迅速破坏大部分迷迭香叶植物细胞膜的结构,使其内含成份及香气易于溶解、挥发;2、同时高温微波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3、迅速蒸发水分并通过冷凝气使迷迭香挥发成份回收利用于迷迭香红茶中,以达到保质干度,同时可使大部分低沸点的青草气味消除,激化并保留高沸点的芳香物质,最终获得迷迭香红茶特有的香味。
进一步,所述的复揉方法为将迷迭香叶在揉捻机内揉捻8-30min。
本发明所述的迷迭香红茶能够保留迷迭香本身特有的芳香甜味,还具有茶汤红亮、滋味醇厚的特点,增加迷迭香茶的药用价值,填补了迷迭香红茶的空白,拓宽了迷迭香茶的品种范围,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茶种,有利于迷迭香茶在更多市场推广,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寨县金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五寨县金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2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糖枇杷应子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六味兰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