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秋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21894.8 申请日: 201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2511276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发明(设计)人: 唐子永;马海艳;李慧芝;周长勇;张家森;徐姜波;韩猛;房贤贤 申请(专利权)人: 枣庄市伊禾果蔬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7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马铃薯 地膜 覆盖 高产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秋马铃薯地膜覆盖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二季作区播种秋马铃薯时高温多雨,播种后的马铃薯烂种严重,出苗率差;如推迟播种,马铃薯生长期短,产量低;在薯块膨大期垄面干裂,薯块常见光变绿,块茎内龙葵素含量高,口感发麻。近两年推广了出苗期反光膜覆盖和秋马铃薯延迟栽培技术,但是成本高,操作复杂。在玉米行间套种秋马铃薯,前期可以遮荫,降低地温,提高出苗率,同时又可以提早播种,延长秋马铃薯的生育期,马铃薯培土后,覆盖地膜,可以很好的避免垄面土壤干裂,减少青头现象,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秋马铃薯在玉米行间套种、培土后覆盖地膜的高产栽培新方法,可使秋马铃薯单产大幅度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秋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方法的技术方案是:5月中旬播种玉米,玉米选用早熟品种,宽窄行种植,大行距为80—100厘米,小行距为30—50厘米;7月中下旬用5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薯10分钟,稍微晾干后堆放在阴凉的地方催芽;8月中旬在玉米大行间播种秋马铃薯,在距玉米行10—15厘米远的地方开深度为3—5厘米的播种沟,每大行间开2沟,马铃薯株距20—25厘米,播后覆土,覆土后种薯到地面5—7厘米;9月初收获玉米,将玉米秸抱出田间,用机械覆垄6—8厘米后,用聚乙烯普通地膜将垄面覆盖上,两侧用土轻压,地膜覆盖好后将马铃薯苗轻轻掏出。后期的灌溉、防病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

该栽培方法在滕州地区试验3年,可使马铃薯提前播种7—10天,延迟收获7天左右,延长生育期14—17天,薯块青头现象明显减少,而且口感好,产量能增加260公斤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秋马铃薯覆盖地膜高产栽培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D为大行距,D为小行距。

具体实施方法

如图1所示,一种秋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方法,5月中旬播种玉米,玉米选用早熟品种,宽窄行种植,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7月中下旬用5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薯10分钟,稍微晾干后堆放在阴凉的地方催芽;8月中旬在玉米大行间播种秋马铃薯,在距玉米行12厘米远的地方开深度为3—5厘米的播种沟,每大行间开2沟,马铃薯株距20—25厘米,播后覆土,覆土后种薯到地面5—7厘米;9月初收获玉米,将玉米秸抱出田间,用机械覆垄6—8厘米后,用宽幅80厘米的聚乙烯普通地膜将垄面覆盖上,两侧用土轻压,地膜覆盖好后将马铃薯苗轻轻掏出。后期的灌溉、防病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市伊禾果蔬科学研究所,未经枣庄市伊禾果蔬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