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1810.0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昌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D04B15/70;D04B15/8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编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效率比以往优良的横编机。
背景技术
横编机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分别配置在并列设置于各针床上的多个针槽内的编织针、沿针床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滑架(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2)、在滑架上搭载了三角系统,由此三角系统使编织针进行编织动作(编结、集圈、不编织,及在前后针床之间的线圈的交接)。
这些编织动作,通过由与三角系统一起配备在滑架上的选针动作执行器控制编织针的动作来进行。图5是表示编织针100和三角系统200的对应状态的概略说明图。在此图5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仅表示三角系统200的一部分。另外,在图中表示在进行线圈的移圈时,配备在编织针上的一部分的针踵在三角系统200上描绘的行走轨道。
专利文献1、2所示的编织针100,具有:具有钩的针主体1、使针主体1在针槽的长度方向进退的挺针片2、控制是否使挺针片2进退的选择器挺针片3、使针槽的长度方向上的选择器挺针片3的位置变化的选择器4。这样的编织针100,接受由摆动式或者直动式的选针动作执行器99进行的二阶段的选针,进行与该选针的结果和三角系统200的状态相应的编织动作。编织针100的选针,通过由被选针动作执行器99选针的选择器4改变针槽的长度方向上的选择器挺针片3的位置来进行。作为选择器挺针片3的位置,有B位置、与B位置相比在齿口侧(针主体1侧)的H位置、与H位置相比在齿口侧的A位置三个。
在与上述选择器挺针片3的位置相应地使针主体1沿针槽移动的挺针片2上,设置了编织用针踵21及移圈用针踵22。通过三角系统200作用在这些针踵21、22上,挺针片2沿针槽进退,进行编织动作。作为代表,对从相向的编织针接受线圈的动作和向相向的编织针送出线圈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线圈的接受动作进行说明。在进行线圈的接受动作时,选择器挺针片3,经第一阶段的选针成为H位置(第一位置),三角系统200的可动起针三角83成为没状态,转移三角88、89成为出状态(转移三角89通常成出状态而不成为没状态),半压板91、92,配置在形成于选择器挺针片3的前端部的选择用针踵31的行走轨道上,集圈压板(选择压板)90从该行走轨道上退避。
如果滑架以这样的配置行走,则选择用针踵31由三角系统200的半压板91沉入针槽内,由此,选择器挺针片3的前端部使挺针片2的中间部弯曲,使挺针片2的编织用针踵21沉入针槽内。其结果,固定起针三角80不作用在挺针片2的编织用针踵21上,挺针片2不沿针槽移动。
接着,如果选择用针踵31通过处于行走轨道上的半压板91的动作结束,则选择用针踵31从针槽浮起,与此相伴,配备在挺针片2上的两针踵21、22也从针槽浮起。其结果,形成在固定起针三角80的中间部上的接受用转移三角81作用在编织用针踵21上,在将针主体1向齿口侧推起之后,转移三角88的下端面作用在移圈用针踵22上,将针主体1向离开齿口的方向拉下,线圈的接受动作结束。以后,选择用针踵31由半压板92沉入针槽,由此编织用针踵21不会与成圈三角86接触地通过成圈三角86。
接着,对线圈的送出动作进行说明。当进行线圈的送出动作时,选择器挺针片3在经第一阶段的选针成为H位置之后,经第二阶段的选针成为A位置(第二位置),可动起针三角83成为没状态,转移三角88、89成为出状态。另外,半压板91、92以及集圈压板90,即使是从H位置的行走轨道退避了的状态,由于不与A位置的行走轨道重复,所以这些集圈压板90、91、92的配置没有问题。
如果滑架以上述的配置行走,则选择用针踵31一次也不会沉入针槽内,如图所示,针踵21、22描绘沿三角系统200的行走轨道而进行线圈的送出动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2-102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7/07494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希望进一步使横编机的编织效率提高,研究了重新评价配备现存的三角系统上的各三角的配置、形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发明,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与以往相比能够使编织效率进一步提高的横编机。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在解决上述课题时,进行以下的研究的结果、着眼于半压板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更换装置
- 下一篇:用于广播通信的蜂窝通信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