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纤耦合器的多腔结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1685.3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温晓东;裴丽;宁提纲;王春灿;李超;郑晶晶;冯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082;G02B6/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纤 耦合器 结构 单纵模 激光器 | ||
1.基于光纤耦合器的多腔结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该激光器包括有源单模光纤(1),第一至第四光纤光栅(21、22、23、24),第一耦合器(31),泵浦源(4),各器件的连接方式为:
泵浦源(4)的输出端接第一光纤光栅(21)的一端,第一光纤光栅(21)的另一端接有源单模光纤(1)的一端,有源单模光纤(1)的另一端接第一耦合器(31)的第一端口,第一耦合器(31)的第三端口接第二光纤光栅(22),第一耦合器(31)的第二端口接第三光纤光栅(23),第一耦合器(31)的第四端口接第四光纤光栅(24)的一端;
激光从第四光纤光栅(24)的另一端输出;
所述的第一至第四光纤光栅(21、22、23、24)的中心波长相同;
所述的第一至第三光纤光栅(21、22、23)的中心波长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5%;
所述的第四光纤光栅(24)的中心波长反射率为3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耦合器的多腔结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耦合器(31)的第二端口接第二耦合器(32)的第三端口,第二耦合器(32)的第一端口接第三光纤光栅(23),第二耦合器(32)的第二端口接第五光纤光栅(25),第二耦合器(32)的第四端口接第六光纤光栅(26);
激光从第四光纤光栅(24)的另一端输出;
所述的第一至第六光纤光栅(21、22、23、24、25、26)的中心波长相同;
所述的第一、二、三、五、六光纤光栅(21、22、23、25、26)的中心波长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5%;
所述的第四光纤光栅(24)的中心波长反射率为30%~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纤耦合器的多腔结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耦合器(31)的第四端口接第三耦合器(33)的第一端口,第三耦合器(33)的第二端口接第四耦合器(34)的第三端口,第三耦合器(33)的第三端口接第四光纤光栅(24)的一端,第三耦合器(33)的第四端口接第六光纤光栅(26);
第二耦合器(32)的第四端口接第四耦合器(34)的第一端口;
第四耦合器(34)的第二端口接第七光纤光栅(27),第四耦合器(34)的第四端口接第八光纤光栅(28);
激光从第四光纤光栅(24)的另一端输出;
所述的第一至第八光纤光栅(21、22、23、24、25、26、27、28)的中心波长相同;
所述的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光纤光栅(21、22、23、25、26、27、28)的中心波长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5%;
所述的第四光纤光栅(24)的中心波长反射率为3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耦合器的多腔结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源光纤(1)掺杂离子包括铒离子、镱离子、铥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6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轴与旋转轴相位差标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