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1566.8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方法 装置 数据传输 网络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通过解析和学习以太网帧的源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标识(ID,Identity)信息来维护MAC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这种保存MAC、VLAN ID与端口对应关系的表称为地址转发表即MAC表,设备通过以太网数据帧的目的MAC、VLAN ID来查找MAC表决定数据帧向哪个端口转发,基本流程如下:
步骤一、二层交换机收到以太网数据帧,将该数据帧的源MAC、VLAN ID与接收端口的对应关系写入MAC表,作为以后的二层转发依据;
步骤二、如果MAC表中已有相同表项,那么就刷新该表项的老化时间;MAC表表项采取一定的老化更新机制,老化时间内未得到刷新的表项将被删除掉;
步骤三、根据以太网数据帧的目的MAC、VLAN ID去查找MAC表,如果没有找到匹配表项,那么向所有端口转发(接收端口除外);如果目的MAC是广播地址,那么向所有端口转发(接收端口除外);如果能够找到匹配表项,则向表项所示的对应端口转发,但是如果表项所示端口与收到以太网帧的端口相同,则丢弃该帧。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网络设备通过维护MAC表以及根据目的MAC查表转发,有效地利用了网络带宽,改善了网络性能。
以太网环形链路为以太网交换或者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提供了除工作链路外的备份链路,当工作链路出现故障后,备份链路将替代原有的工作链路,从而保证业务流转发正常。
以太网环形保护交换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在图1中,A,B,C,D四个节点为网络设备,其中A,B,C,D四个节点下面都连接着大量的服务器和用户,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只列出了PC1与PC2这两个用户设备,PC1连接至D的端口3,PC1的地址信息中包括MAC1、VLAN10,PC2连接至设备D的端口3,PC2的地址信息中包括MAC2、VLAN10。在图1中,W表示工作链路,P表示备份链路。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四个网络设备构成了环路,节点A的端口2、节点D的端口2之间的链路为工作链路,节点B的端口2、节点C的端口2之间的链路为工作链路,设备A的端口1、B的端口1之间的链路为工作链路,设备C的端口1、D的端口1间的链路为备份链路,节点设备C、D的端口1均被设置为阻塞状态,即不允许转发报文。通过地址学习,在设备D上,会学习到PC2的地址信息为MAC2+PORT2+VLAN10。在设备C上学习到PC1的地址信息为MAC1+PORT2+VLAN10。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协议会测试链路连通性,如:周期性的发送议报文以确认链路状态。假设,节点A,B之间的链路由于光纤问题导致链路断开,如图2所示。
链路检测协议发现在一定周期内的检测报文都丢失、确定A、B间链路断开,就向周边节点通告链路状态变化信息。这样,C与D之间的备份链路将启用为工作链路,而A,B间的链路将变成备份链路,如图2所示。
在链路切换过程中,会存在地址表转发错误,导致报文被丢弃的问题。因为在设备D上存储的PC2的地址信息为MAC2+PORT2+VLAN10。在设备C上存在PC1的地址信息为MAC1+PORT2+VLAN10。这样,在设备C,D上的地址表老化前,从PC1发往PC2的报文通过地址表查到PC2的出口为设备D的PORT2,从PC2发往PC1的报文通过地址表查到PC1的出口为设备C的PORT2。而从PORT2发出的报文将由于无法通过设备A,B间的链路、从而被丢弃掉。这样就导致链路切换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老化时间通常为3分钟),PC1与PC2之间才能互通。
目前已经有许多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MAC FLUSH方式,在链路状态切换时,需要把设备上的对应地址清除,然后重新学习地址。采用这种方式就可以避免需要等待老化时间后,报文才可以正常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压缩式双效第二类热泵系统
- 下一篇:防松防卸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