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结构多目标性能化抗震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0794.3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1D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结构 多目标 性能 抗震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工程结构抗震评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性能化的抗震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抗震设计是确保在地震发生时结构安全的主要手段,各国工程抗震设计都是基于各国的抗震设计规范。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2.1和5.2.2条规定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作用计算,5.5.2条和5.5.3条分别规定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范围和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基于设定地震烈度进行地震作用和变形验算的。
美国FEMA273采用多系数法估算结构位移,但其基础是在设定地震动参数的情况下完成的。美国ATC40和日本抗震规范都采用了能力谱法,能力谱也是基于设定地震动参数才能得到性能点。
中国的抗震评估技术,如2010年11月10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881089A,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应用,其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建筑物的空间纤维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软件对所述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通过获得的建筑物最大层间位移角,对钢管混凝土结构要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根据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评估结果设计建筑物的抗震措施。但工程结构抗震评估方法是基于设定烈度或地震动参数的条件下进行的,尚缺乏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评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工程结构多目标性能化抗震评估方法,在由结构性能需求等效剪力与性能目标为坐标轴的结构整体坐标系内,评估不同性能目标下的结构抗震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如下步骤:
(1)规定工程结构达到的性能目标;
(2)将不同的性能目标输入到单自由度弹塑性结构体系进行模拟试验;
(3)不断调整地震波的大小,确定达到不同性能目标下结构性能地震需求和结构周期的函数关系,获得在单自由度体系下的结构性能地震需求谱曲线,进行位移角转换、并进行扭转、P-Δ效应、竖向不规则、平面不规则、构造要求调整;
(4)将单自由度体系下的结构性能地震需求谱曲线转换成结构整体的性能地震需求谱曲线;
(5)运用分析方法获得工程结构的底部剪力与位移的关系,获得结构整体的能力谱曲线;
(6)根据结构周期,比较结构整体坐标系下结构性能地震需求谱曲线与能力谱曲线的关系,评估不同性能目标下的结构抗震性能。
首先规定结构达到的性能目标,可采用顶点位移角或层间最大位移角表达。将不同的性能目标输入到单自由度弹塑性结构体系进行模拟试验,不断调整地震波的大小,确定达到不同性能目标下结构性能地震需求(地震影响系数或谱加速度)和结构周期的函数关系,获得在单自由度体系下的结构性能地震需求谱曲线,转换成结构整体的性能地震需求谱曲线,绘制在由结构性能需求等效剪力与性能目标为坐标轴的结构整体坐标系内;运用分析方法获得工程结构的底部剪力与位移的关系,将结构的底部剪力与位移的关系转化成结构能力谱曲线,根据结构周期,比较结构整体坐标系下结构性能地震需求谱曲线与能力谱曲线的关系,评估不同性能目标下的结构抗震性能。
性能目标可包括位移角、速度、加速度。
分析方法采用静力推覆分析法或增量动力分析法。工程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支剪力墙结构、或筒中筒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结构包括简支板梁桥、或悬臂梁桥、或连续梁桥、或T形刚架桥、或吊桥、或斜拉桥、或悬索桥、或组合体系桥。工程结构包括电视塔、或储油罐、或塔架、或仓库、或水塔、或水池、或烟囱、或隧道、或水坝。
本发明基于一种性能目标,结构抗震评估方法,评估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根据工程结构的评估结果设计抗震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性能目标下结构能力谱曲线与结构性能地震需求谱曲线的关系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规定工程结构达到的性能目标,例如位移(位移角)、速度、加速度;
(2)将不同的性能目标输入到单自由度弹塑性结构体系进行模拟试验,例如地震波输入的动力时程分析数值模拟试验或地震振动台模拟试验;
(3)不断调整地震波的大小,确定达到不同性能目标下结构性能地震需求(地震影响系数或谱加速度)和结构周期的函数关系,获得在单自由度体系下的结构性能地震需求谱曲线,进行位移角转换、并进行扭转、P-Δ效应、竖向不规则、平面不规则、构造要求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0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能源供电系统能量智能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离培养多种病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