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强捻纱不打捻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0771.2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申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洋纺织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32 | 分类号: | D01H13/32;D01H13/2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300308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强捻纱不打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强捻纱不打捻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从纺织工艺讲,单纱的捻系数超过450、双纱的捻系数超过550既为强捻纱,强捻纱的制作可在细纱机上一次完成,也可经捻线二次加捻实现,强捻纱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强捻纱在退绕会造成打捻(出小辫),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包括纱框1、导纱钩3、张力调整器4、导纱钩5、管纱6、张力铊杆7,图1所示的10和11部位为打捻处。目前解决打捻的方法是先对管纱或筒子纱进行蒸纱定型后再进行后部加工,但生产过程中要对纱线的号数、重偏、回潮、条干等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实现控制,不能等到蒸纱定型后再进行,只能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试验用纱的退绕仍会有很多的打捻情况,造成测试的长度不准指标偏离,一般以试验人员的经验自我修正,检测数据不够准确,时有因环境或条件不同而出现偏差,使质量控制滞后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强捻纱不打捻的装置,其可解决试验纱的打捻问题,保证试验数据的及时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试强捻纱不打捻的装置,包括纱框、导纱钩、张力调整器、导纱钩、管纱、张力铊杆,其特征在于,在管纱的上端锥形面上设有张力锥环,导纱钩与管纱之间的纱线设有纱线平直器。
本发明针对试验管纱和筒子纱的成型不同,分别设计制作退绕控制环,使纱线在退绕时形成一定的阻力,控制纱线的自由退出,由于在导纱钩与管纱之间的纱线设有纱线平直器,使纱线退绕时不打捻,保 证被测试纱线的长度准确和试验数据的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管纱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测试强捻纱不打捻的装置,包括纱框1、导纱钩3、张力调整器4、导纱钩5、管纱6、张力铊杆7,其特征在于,在管纱6的上端锥形面上设有张力锥环9,导纱钩5与管纱6之间的纱线2设有纱线平直器8。
本发明操作过程:将管纱6纱线2引出穿入控制环,将控制环置于管纱6上部,将引出的纱线2按正常要求固定在纱框1上即可开始测试。实践证明应用张力锥环9在缕纱测长仪上测试强捻纱杜绝了打捻(小辫纱)的情况,测长数据准确。
张力锥环9安装在管纱6的上部锥形面的情况,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洋纺织分公司,未经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洋纺织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0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合页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矫直圆钢棒材的矫直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