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19569.8 | 申请日: | 201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3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张健飞;王玉;李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C12N1/14;C12N1/16;C12N1/20;C12R1/10;C12R1/225;C12R1/68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16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饲料添加剂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特别涉及含有多种活菌制剂的高效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目前我国奶牛存栏数约1000多万头,奶产量900多万吨,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和推动了我国饲料及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但我国奶牛饲料仍停留在三大料(即玉米、麸皮、饼粕)的简单混合上,造成配方中蛋白质饲料单一、氨基酸搭配不当,奶的产量和质量与欧美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研究开发高效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对于提高我国奶牛生产的水平,改善牛奶的质量,减少奶牛胃肠疾病和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粪尿的不良气味和粪尿氮的排除量,减少环境污染和充分提高饲料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提高廉价粗饲料的利用率,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等)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活菌制剂基本上都是单一菌,而且主要应用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用于反刍动物(如奶牛)的产品目前只有美国和法国的2-3家的单一菌种制剂在我国宣传和做养殖推广实验,而国内还没有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都是可以应用于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益生菌,益生菌代谢产生的各种酶制剂及其有益代谢成分在促进消化、稳定肠道菌群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泡盛曲霉可以代谢产生包括葡聚糖酶在内的多种酶制剂,其培养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效果。研制开发具有科学配比,且效果明显的的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且酶活力强的复合饲料添加剂对于促进养殖业,特别是奶牛养殖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方法。
本发明产品的具体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1.微生物菌剂的培养制备:分别扩培并干燥得到黑曲霉孢子、地衣芽孢杆菌、酵母和鼠李糖乳杆菌。
(1)黑曲霉孢子制备:斜面孢子悬浮液液接种到麦芽汁固态培养基上,30℃培养2天半至长满孢子,低温流化床干燥,粉碎干燥物。
(2)地衣芽孢杆菌的制备:斜面菌株经活化后,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在37℃、180rpm的摇床培养一定时间后接种至发酵罐中,在37℃、通风比1∶1(v/v),400rpm培养2天至对数后期。发酵结束后,加入助滤剂轻质碳酸钙,经板框过滤,流化床干燥。
(3)酵母的制备:斜面菌种接入三角瓶,培养至对数期后转接入发酵罐中,控制温度为28℃,通风比为1∶1.5(v/v),培养20小时左右至对数期。发酵结束后,加入助滤剂轻质碳酸钙,经板框过滤,流化床干燥。
(4)鼠李糖乳杆菌的制备:斜面菌种接入三角瓶,培养至对数期后转接入发酵罐中,控制温度为45℃,通风比为1∶0.1(v/v),培养18小时左右至对数期。发酵完毕经板框过滤分离获得湿菌体,加入组成为10%脱脂奶、5%海藻糖、5%甘油的保护剂,通过冷冻干燥获得菌剂,水分含量低于10%。
2、菌剂复配:将上述各种菌按照比例进行复配,菌剂复配比例如下:黑曲霉25-50份、地衣芽孢杆菌10-25份、酵母15-25份、鼠李糖乳杆菌25-40份。
本发明采用的菌种如下: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 No.4429菌种同专利申请名称为一株耐高渗酵母菌的应用中保藏菌种,专利申请号201110105966,公开日为2011.09.14。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CGMCC No.4430菌株特点如下:在显微镜下观察,该菌株为杆状,宽度小于1μm,2到3个杆菌易于连成连接在一起;在固体培养基上,该菌菌落为乳白色,表面光滑,湿润,粘稠,边缘较整齐。与原始菌相比,该诱变菌株在形态上明显小于出发菌株。出发菌株鼠李糖乳杆菌CGMCCNo.1.2134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本发明鼠李糖乳杆菌采用下述流程进行选育:原始出发菌种→试管活化→高温驯化→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高糖平板筛选→亚硝基胍(NTG)诱变筛选→高温菌筛选→摇瓶复筛→传代稳定性试验→5L发酵罐试验。将目的菌株CGMCC No.4430做5L乳酸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CGMCC No.4430葡萄糖耐受浓度可以达到270g/L,与原始菌相比提高了95%;发酵结束后,乳酸含量为60g/L,与原始菌相比提高了1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立体涨管器
- 下一篇:企业价值链市场配置动力基础的ICT技术支持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