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圈装置、摄像机以及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9508.1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郡直道;竹内慎治;户丸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密测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9/02 | 分类号: | G03B9/02;G03B17/14;H04N5/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董彬;李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圈 装置 摄像机 以及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整入射光量的光圈装置和具备该光圈装置的摄像机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包括监视摄像机的摄像机中,组装有调整从外部入射的光的量(以下,记为“入射光量”)的光圈装置。光圈装置通过改变存在于入射光的光路上的光圈开口的大小,调整(适量化)入射光量。作为光圈装置的结构,有通过光圈部件的移动进行光量调整的结构。具体地,作为光圈装置的一例,公知使用一对光圈叶片的光圈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昼夜兼用的监视摄像机中,组装有能够进行彩色摄影的摄像元件。这种监视摄像机能够在被摄体明亮的情况下和被摄体昏暗的状态下切换摄像模式。具体地,以在被摄体明亮的昼间等摄影时应用彩色摄影模式、在被摄体昏暗的夜间等摄影时应用黑白摄影模式的方式,切换摄影模式。
在上述的监视摄像机中具有部件,该部件具备根据摄影模式的切换功能切换光学滤光镜的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具体地,在彩色摄影模式中,通过红外截止滤光镜摄影,在黑白摄影模式中,没有红外截止滤光镜,或者通过别的光学滤光镜摄影。因此,当以彩色摄影模式摄影时,从外部入射的光经由红外截止滤光镜到达摄像元件。当以黑白摄像模式摄影时,从外部入射的光不经由红外截止滤光镜,或者通过上述别的光学滤光镜到达摄像元件。
作为切换光学滤光镜的布置的机构(以下,称为“滤光镜切换机构”),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以滤光镜支撑部件支撑光学滤光镜,通过使该滤光镜支撑部件移动,使光学滤光镜相对于入射光路进退。此处所述的入射光路是指欲通过光圈开口入射的光的前进路径。
另外,在前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共用的滤光镜支撑部件上相邻地排列安装有两个光学滤光镜,通过使滤光镜支撑部件沿着这些光学滤光镜的排列方向移动来切换光学滤光镜。具体地,滤光镜支撑部件形成有长孔,受到驱动部的驱动力来进行旋转的旋转臂的前端部连接于滤光镜支撑部件的长孔。并且,构成为如下结构:通过将旋转臂的旋转动作转换为滤光镜支撑部件的移动动作,来使两个光学滤光镜与滤光镜支撑部件一体地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3-3483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17594号公报
然而,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以下,称为“第一现有技术”)和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技术(以下,称为“第二现有技术”)中,具有如下需待解决的课题。
即,在第一现有技术中,出于避免滤光镜支撑部件和滤光镜切换机构的干涉的目的,远离滤光镜支撑部件设置滤光镜切换机构,使旋转臂的臂部分从该处延伸以连接于滤光镜支撑部件的长孔。因此,为了确保光学滤光镜的切换所需要的滤光镜支撑部件的移动量,需要充分地延长旋转臂的长度。由此,需要宽松地确保用于使旋转臂进行旋转动作的空间。
另一方面,在第二现有技术中,有如下需待解决的课题。即,一般地,应用于摄像机等的光学滤光镜使用玻璃基板等构成。因此,与树脂的成型品等相比,光学滤光镜的质量增大。由此,例如,当如第一现有技术那样使两个光学滤光镜安装于共用的滤光镜支撑部件上并移动时,为了该移动,所需要的驱动力将增大,从而使得动作的高速性(轻便性)受到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具有光学滤光镜切换功能的光圈装置中,节省空间地实现滤光镜切换机构,并使光学滤光镜的切换所需要的驱动力减小和切换动作高速化。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光圈装置,该光圈装置包括:
光圈部件,该光圈部件形成有使入射光通过的光圈开口;
第一旋转部件;
第二旋转部件,该第二旋转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旋转角度及旋转方向旋转,并在偏离自身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具有动作销;
旋转传递单元,该旋转传递单元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向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传递转矩,并通过该转矩的传递使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以大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角度旋转;
两个光学滤光镜;
滤光镜支撑部件,该滤光镜支撑部件将所述两个光学滤光镜平面地排列并支撑,并具有与所述动作销嵌合的长孔;
基座部件,该基座部件沿一轴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撑所述滤光镜支撑部件;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密测器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密测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计导航场景
- 下一篇:制作构件的方法和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