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吡咯杀虫剂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9276.X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34 | 分类号: | C07D207/34;A01N43/36;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吡咯 杀虫剂 化合物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技术方案涉及一组吡咯化合物,具体涉及芳基吡咯腈衍生物以及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以其为活性成分的杀虫剂。
(二)背景技术
芳基吡咯腈衍生物是有效的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软体动物剂,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4-溴-2-(对氯苯基)-1-(乙氧甲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即溴虫腈,已经进入市场多年,但近年来农业应用证明,溴虫腈杀虫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对溴虫腈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化合物有较好的亲脂性,而亲水性较弱。为此,我们对该芳基吡咯腈衍生物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亲水性基团乙酰基引入,合成了一组4-溴-2-(对氯苯基)-1-(烷氧乙酰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化合物,较好的改善了目标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其亲脂性和亲水性平衡更加合理,更有利于穿透害虫的防御屏障而顺利到达靶标位置;另一方面,引入的乙酰基的极化具有偶极作用,可与靶标形成偶极相互作用;从而极大提高了所发明的新化合物的杀虫活性(相关数据见实施例4和实施例5)。新化合物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较少,并且易于处理。因此,新化合物作为杀虫剂生产时比较环保,利于产业化而服务“三农”。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组4-溴-2-(对氯苯基)-1-(烷氧乙酰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4-溴-2-(对氯苯基)-1-(烷氧乙酰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化合物为农业杀虫剂。
本发明提供的4-溴-2-(对氯苯基)-1-(烷氧乙酰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化合物化学结构式通式如下,其具体化学结构式表示式见表1,
表1本发明合成的4-溴-2-(对氯苯基)-1-(烷氧乙酰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化合物
本发明的4-溴-2-(对氯苯基)-1-(烷氧乙酰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如下:
具体为以下步骤:
在70ml四氢呋喃中,冰水浴下加入0.016molNaH,之后分批加入0.0062mol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混合物回流20min后搅拌冷却至30±5℃,滴加0.019mol烷氧基乙酰氯,然后再回流10±2h;停止反应,过滤得澄清黄色透明液体,减压脱溶得浅黄色固体,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5∶1,得到相应固体目标产物;上述化合物的用量按相应比例扩大或缩小。
本发明的4-溴-2-(对氯苯基)-1-(烷氧乙酰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如下:
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室内毒力测定采用浸叶法进行。根据预备试验方案,按等比或等差方法将供试药剂稀释成5个浓度。将去除表面蜡层的叶片洗净、晾干后用口径与12孔板内径相同的打孔器将其打成圆片,在药液中浸渍10秒,取出后再次晾干,放入12孔板,每孔2片,接入整齐一致的3龄幼虫。以不含药剂(含溶剂和乳化剂)的空白处理作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共48头试虫,置于温度(27±0.5)℃、湿度(70±10)%、光照16L:8D的培养箱内。48h检查幼虫死亡数量,以镊子轻触虫体幼虫不动者为死亡。用剂量对数-死亡率机率值法计算药剂毒力回归曲线斜率、标准误、LC50值、LC90值、95%置信限等。
本试验的药后48h空白对照组死亡率小于10%,符合生测要求,为有效试验。
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参照NY/T 1154.6-2006采用浸虫法处理,将试虫置入浸虫笼中,在不同药剂溶液中浸渍8秒钟,然后用滤纸吸去虫体上多余药液,再将试虫转移至放有新鲜甘蓝叶片的塑料养虫盒中,在温度为28.0±1.0℃,相对湿度保持在80±5%, 光周期(L/D)为16h/8h的光照培养箱中饲养。24h检查幼虫死亡数量,以镊子轻触虫体幼虫不动者为死亡。用剂量对数-死亡率机率值法计算药剂毒力回归曲线斜率、标准误、LC50值、LC90值、95%置信限等。
本试验的药后48h空白对照组死亡率小于10%,符合生测要求,为有效试验。
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显示图释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耐油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