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阻燃PC/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9044.4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莺;孙利明;李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63/00;C08K5/03;C08K5/3492;C08K5/523;C08K5/52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阻燃 pc pet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C/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聚碳酸酯(PC)合金已经不断发展,拥有高性能、价格低等一系列优势。但是在某些情况不仅仅在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等方面有要求,更在电气性能(如漏电起痕等)方面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阻燃V-0级别,灼热丝引燃温度≥775℃,漏电起痕指数≥275V等),使得不少的PC合金无法满足其要求,因而在某些领域限制了其应用。现有的很多PC合金材料虽满足了阻燃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但很难同时满足灼热丝引燃温度以及漏电起痕指数的要求;或者达到灼热丝引燃温度以及漏电起痕指数要求后,在外观、加工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上面会大幅下降。另外,价格因素也是一直困扰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本发明在同时满足上述性能指标的条件下,成本可控制在相对较低的范围内,在同类型产品以及优于同类型产品的范畴内性价比是相当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灼热丝与漏电起痕指数相平衡的高性能阻燃PC/PET(聚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冲击强度高、外观良好、加工成型好等特点,重点是材料的阻燃性与电气性能得到均衡、耐化学性能提高,可用于注塑成型各种对电气性能要求相对较高的家电制品以及电子电气类产品等场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C/PET合金材料,该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聚碳酸(PC) 50~90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2~20份,
阻燃剂 6~20份,
增韧剂 2~10份,
酯交换抑制剂 1~3份,
光热稳定剂 0.1~1份,
润滑剂 0.1~1份。
所述的聚碳酸酯(PC)选自相对密度为1.19g/cm3~1.21g/cm3,熔融温度为220~230℃的、分子量为20000-30000的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相对密度为1.38g/cm3~1.40g/cm3,熔点为245~255℃。
所述的阻燃剂选自卤系阻燃剂,优选十溴二苯乙烷、四溴双酚A、溴化环氧树脂或溴代三嗪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增韧剂选自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增韧剂,优选以丁二烯橡胶相为核、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核壳结构的抗冲改性剂(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壳和丙烯酸丁酯及苯乙烯交联形成的橡胶弹性体为核的核壳结构抗冲改性剂(AC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氯化聚乙烯(CPE)或硅橡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酯交换抑制剂选自含磷化合物,优选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苯酯或亚磷酸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光热稳定剂选自硫代酯类热稳定剂、有机锡类热稳定剂、受阻胺、受阻酚、亚磷酸二苯酯或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硫代酯类热稳定剂选自硫代二丙酸二(十二醇)酯(DLTP)、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醇)酯(DSTP)、硫代二丙酸二(十三醇)酯(DTDTP)或硫代二丙酸二(十四醇)酯(DMTDP)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有机锡类热稳定剂选自含硫醇锡盐、马来酸锡盐或羧酸锡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含硫醇锡盐,优选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DOTTG)或二甲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锡(DMTFG)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马来酸锡盐优选马来酸二正丁基锡(DBTM)。
所述的羧酸锡盐优选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DBTL)或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DOTL)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受阻胺选自萘胺、二苯胺或对苯二胺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受阻酚选自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或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9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超的防水卷材搭接缝质量检测仪器
- 下一篇:防爆型氧化锆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