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渣机的筒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18322.4 | 申请日: | 201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王俊;杨大庆;李褒台;陆武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 |
| 地址: | 61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渣机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式冷渣机的筒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冷渣机采用冷却水通过热交换将高温渣进行降温,使冷却水变成热水,从而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并节省大量的燃料。
由于冷渣机具有高度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性能,所以冷渣机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炉渣、混燃炉渣、电站煤粉炉渣、液态排渣炉渣、其它锅炉渣、链条炉渣、高炉渣、转炉渣、铜(鼓风炉)渣、铅渣、化工渣等工业场合。
目前,国内外的冷渣机的冷渣效果和排渣能力相差较大,这基本上可以归因于冷渣机筒体的设计及制造工艺的差异。冷渣机筒体是冷渣机的基础部件,其实际制造质量对冷渣机的冷渣效果和排渣能力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描述一种冷渣机的筒体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置用于支撑筒体的工装平台;将集箱、中间加强环、两个固定垫环安装在工装平台的胎架上;以中间加强环为基准向筒体的两端对称地退焊连接管和连接板(为了防止焊接变形严重,在制作连接板时压弯一定幅度,有利于减缓变形),以使得连接管、连接板焊接到集箱、中间加强环、两个固定垫环的内周面,由此形成筒体的外轮廓;在筒体的内部沿着筒体的内周径向对称地布置多个蛇形管;将刮渣片和翅片插入到相邻的两根蛇形管之间,并焊接到筒体的内周;将法兰焊接到靠近冷渣机的出渣装置的进出水管组上。
在将集箱、中间加强环、两个固定垫环安装在工装平台及胎架上的步骤中,所述集箱、所述中间加强环、两个固定垫环布置在安装在工装平台上的支撑单元上。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集箱胎架和第二集箱胎架、中间加强环胎架、两个固定垫环胎架。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利用测量和校准装置调节第一集箱胎架、第二集箱胎架、中间加强环胎架、两个滚轮胎架、两个固定垫环胎架各自的中心线以及集箱、中间加强环、两个固定垫环各自的中心线。
连接管穿过中间加强环的管孔、两个固定垫环的管孔被插入到设置在筒体两端的集箱开孔中,连接管的外周与两个固定垫环的内周相接触。
连接板被集箱、中间加强环、两个固定垫环分成多段,布置在位于彼此相邻的两根连接管之间且被夹在集箱、中间加强环、两个固定垫环之间的空间。
先在筒体的外部以中间加强环为基准向筒体的两端对称地分段退焊连接管和连接板,同时在筒体的内部以中间加强环为基准向筒体的两端对称地分段退焊连接管和连接板(偶数个焊工,本实施例采用8个焊工)。
蛇形管的入口端被插入到集箱孔中,蛇形管的出口端与冷渣机的水管组焊接连接,蛇形管被从筒体的内周延伸的管夹夹持住。
蛇形管和管夹朝着筒体的中央倾斜第一预定角度。
所述第一预定角度是35°。
在相邻的两根连接管、被夹在这两根连接管之间的连接板以及管夹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布置垫块。
刮渣片和翅片均由钢板制成,刮渣片与筒体的轴线平行地布置,与筒体的内周形成第二预定角度,布置在筒体内靠近进渣装置的位置的翅片采用螺旋形布置,布置在筒体内其余位置的翅片采用百叶式布置。
所述第二预定角度是60°,螺旋形翅片的螺旋升角为60°,螺距为250mm,百叶式翅片的轴向距离为250mm,轴向倾角为35°,且与筒体的内周形成第三预定角度,且上下相邻的两个翅片的正面投影交错预定的距离。
所述第三预定角度是55°,所述预定的距离是20mm。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造冷渣机的筒体的流程图;
图2是冷渣机的示意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方向得到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B-B方向得到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冷渣机的工装平台及胎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造冷渣机的筒体的流程图,图2是冷渣机的示意图,图3是沿着图2的A-A方向得到的冷渣机的筒体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B-B方向得到的冷渣机的筒体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冷渣机的工装平台及胎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8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弯曲玻璃的方法
- 下一篇:螺杆式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