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气保护焊焊丝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8225.5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薛小怀;刘昊;张少宗;茅及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屈强 保护 焊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气保护焊焊丝。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结构自重,节约钢材,同时增加安全可靠性,目前船舶、桥梁、机械工程、高压容器、管道运输等结构用钢都向高强高韧性的趋势发展。为保证钢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非弹性应变能力,钢结构必须具有低的屈强比。通常认为,屈强比越小,材料的变形能力越大,在发生破坏时先经过一定的塑性变形后再失效断裂,从而延缓结构的损毁时间,以较安全的模式破坏。屈强比越大,材料屈服后的塑性范围很小,越容易产生断裂破坏。但屈强比太低势必会损失强度,造成材料浪费,而单一地提高强度又会使屈服比增大,所以合理的强度、韧性和塑性的匹配是提高建筑用钢过载抗力的前提保证。日本JISG3136、我国YB4104以及GB/T 19879等标准规定建筑用钢的屈强比小于0.80。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和轧制工艺的变革,目前已经开发出高强高韧性和低屈强比的商用钢种并且得到应用。
焊缝金属的强度容易得到保证,要获得与钢材相媲美的韧性比较难,获得低屈强比的高强度焊缝则更难。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可知,公开号为CN141379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超低碳高强度气体保护焊丝材料”:焊丝熔敷金属的屈服强度为790MPa,抗拉强度最高达到840MPa,屈强比为0.94。公开号为CN101524795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高强度焊丝,其熔敷金属抗拉强度达到950MPa,屈强比也达到了0.93。从公开的相关发明专利可知,该类高强高韧性焊丝得到的熔敷金属强度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韧性,但是过高的屈强比使其很难在建筑用钢上有所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气保护焊焊丝,能满足对焊缝金属高强度的要求,又有较低的屈强比,满足建筑结构钢的焊接制造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低屈强比气保护焊焊丝,其特点在于该焊丝配比按质量百分比为:
C 0.01~0.1%;Mn 1.2~4.0%;Si 0.1~0.4%;Ni 4.0~8.0%;Mo 1.0~3.5%;Ti 0~0.04%;Cr 0.1~0.6%;Cu 0.2~0.4%;Ba 0~0.1%;S≤0.02%;P≤0.02%;余量为Fe。
所述的Ba是由SiBaCa合金脱氧剂冶炼时脱氧残留得到。
所述的Ba的质量百分比优选范围为0.04~0.08%。
本发明的组分设计原理如下:
C含量:C是保证焊缝金属强度的元素,同时,C也是焊缝中致脆的元素。基于这种考虑,应保证焊缝中C的含量适中,通过加入Mn和Mo来保证足够的强度,C含量范围为0.01%~0.1%。
Mn含量:Mn作为微合金钢焊缝金属中的主要合金元素。Mn一方面作为脱氧剂,另一方面具有细化晶粒和固溶强化的作用,保证高强度的获得,Mn含量的范围为1.2~4%。
Si含量:Si是焊缝金属中的主要脱氧元素,也具有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Si含量的范围为0.1~0.4%。
Ni含量:Ni的加入一方面是为了在增强奥氏体的稳定性,保证下贝氏体组织的获得;另一方面,Ni可以保证焊缝金属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Ni含量范围为4~8%。
Mo含量:尽管以Mn代C保证焊缝金属的强度,但是过量的Mn损害韧性,因此通过Mo来保证焊缝具有足够的强度,Mo含量的范围为1.0~3.5%。
Ti含量:Ti主要是在焊缝中形成高熔点质点TiO和TiN,作为凝固形核核心,细化焊缝组织,提高韧性,一般要求Ti/N小于3.42,因此Ti含量范围为0~0.04%。
Cr含量:Cr主要提高淬透性,同时也能提高焊缝金属的抗腐蚀能力,Cr含量范围为0.1~0.6%。
Cu含量:Cu可以提高焊缝金属抗大气腐蚀的能力,Cu含量的范围为0.2~0.4%,如果焊丝镀铜该含量可以适当减少。
Ba含量:Ba既可以深度脱氧,又能脱硫,也可以促进氧化夹杂物聚集长大而去除氧化夹杂,对改善焊缝金属的塑性和韧性有益。在本发明中以SiBaCa合金的形式加入,含量范围为0~0.1%,以残留的方式保证焊缝金属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82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