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接种环节新品系抗病能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8014.1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7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山;张宏;邓明华;岳艳玲;王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A01G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接种 环节 品系 抗病 能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接种环节新品系抗病能力的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作物病原线虫,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农作物因根结线虫危害而造成的平均损失达10%~15%,部分严重发生地区可达30%~40%。在我国,根结线虫病危害已造成蔬菜、水果、花卉和烟草等重要经济作物的严重损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正在向优质高效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如蔬菜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已成为了不少欠发达地区的支柱产业,而随着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推广,保护地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使得根结线虫病特别是茄科蔬菜的危害逐年加重,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加强茄科蔬菜的根结线虫病防治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根结线虫本身具有种类繁多,适应性强,寄主范围广,以土壤为主要传播介体的特点,决定了根结线虫病是一种极难根治、在土壤中富集加重的病害。利用现有的抗线虫番茄品系进行杂交转育或转基因育种,是目前获得抗病番茄新品种的重要途径,全球有多家公司与研究单位正在从事这一工作。
无论用什么方法选育抗线虫新品种,都需要进行根结线虫的接种试验,来测试新品种的抗病能力。现有的线虫的接种方法通常为人工接种,这种接种方法需要事先培育出线虫足够数量的虫卵,再按一定程序接种在经土壤消毒后的盆栽秧苗中,经一定时间后对被测植株进行观测与统计,是正式试验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费工费力,成本高。
本发明针对根结线虫接种这一环节展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测试接种环节新品系抗病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的测试接种环节新品系抗病能力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采用常规穴盘基质育苗,将已知全感线虫品种Rutagus与待测的不同品系同时播种育苗,确保每个种系不少于50苗,常规苗期管理;
b.待秧苗长到3-6片真叶展开时,选择已知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在大棚或温室内,按常规施足基肥,整地作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30厘米,双行定植;定植前打好穴,移栽时每穴栽两株,一株为全感线虫品种Rutagus,另一株为待测品系,浇足定根水;
c.中耕、追肥及植株调整及病虫害防治同常规田间管理;
d.30天后、或在果实成熟后再小心挖起整个根系,如果双株均未感根结线虫病,说明此穴处的线虫密度低,还不能致病,将此双株剔除出统计范围;如果两株同时感根结线虫病,说明被测试品系不抗病;如果已知感根结线虫病品种发病,而被测试品系不发病,说明该品系为抗此种线虫的品系,选留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进入下一步统计与分析。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成本低;同时能够克服试验地内由于根结线虫虫卵分布不均所带来的试验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番茄根结线虫双株同穴
a.采用常规穴盘基质育苗,将已知全感线虫品种Rutagus与待测的不同品系同时播种育苗,确保每个种系不少于50苗,常规苗期管理;
b.待秧苗长到4-6片真叶展开时,选择已知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在大棚或温室内,按常规施足基肥,整地作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30厘米,双行定植;定植前打好穴,移栽时每穴栽两株,一株为全感线虫品种Rutagus,另一株为待测品系,浇足定根水;
c.中耕、追肥及植株调整及病虫害防治同常规田间管理;
d.30天后、或在果实成熟后再小心挖起整个根系,如果双株均未感根结线虫病,说明此穴处的线虫密度低,还不能致病,将此双株剔除出统计范围;如果两株同时感根结线虫病,说明被测试品系不抗病;如果已知感根结线虫病品种发病,而被测试品系不发病,说明该品系为抗此种线虫的品系,选留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进入下一步统计与分析。
主要统计被测品系发病株数占试验株数的百分数,发病株根数占全株根系数的百分比,及不同株之间的根结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施例2:烟草根结线虫双株同穴
a.采用常规穴盘基质育苗,将已知全感线虫品种Rutagus与待测的不同品系同时播种育苗,确保每个种系不少于50苗,常规苗期管理;
b.待秧苗长到3-5片真叶展开时,选择已知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在大棚或温室内,按常规施足基肥,整地作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30厘米,双行定植;定植前打好穴,移栽时每穴栽两株,一株为感病的红花大金元或NC82,另一株为待测品系,浇足定根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8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只剥除果皮的小麦制粉麦间工艺及成套设备
- 下一篇:多频段音乐电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