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截取高温熔渣安全截流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7840.4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冀蓉;冯双红;刘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截取 高温 安全 截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棉生产过程中在线取渣技术,建立在高炉在线随机控流接取高温熔渣的装置(申请号:201120220612.3)和高炉在线接取高温熔渣装置的可调节挡板(申请号:201120220613.8)的一种能实现阀板的上下平稳运动及故障安全保护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在线截取高温熔渣的安全截流阀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炉渣作为高炉冶炼的副产品对高炉正常生产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稳定合理的炉渣品质不仅给高炉炉况的稳定顺行奠定基础,能够产生优质的铁水产品,而且对炉渣后续深加工的产品价值有着严重的影响。根据高炉正常生产和优质铁水品质的要求,炉渣组分的不同含量和各自成分含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高炉炉况的稳定性和铁水产品的品质水平。目前高炉炉渣主要用来作为路基材料和建筑水泥的渣微粉。为了进一步提高炉渣的使用价值,开发新的炉渣产品已经成为当前乃至未来炉渣工艺的技术发展趋势。
开发炉渣新产品需要综合考虑利用炉渣品质和回收利用热态熔渣所饱含的物理热。炉渣矿棉等高附加值新产品已经引起不少企业的关注与投入。目前利用炉渣制备矿棉主要是利用冷态炉渣作为主要原料,经过加热融化后并添加其他原料调质后再进行矿棉生产。虽然冷态炉渣的获取非常简便,但是在矿棉生产工艺中必须将冷态炉渣融化成高温热态熔渣,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也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基础上产生了CO2等有害烟气的排放。
有鉴于此,需要寻求一种能够在高炉生产过程中直接在线截取高温熔渣的设备,可以为后续矿棉生产线直接提供高温热态熔渣。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开发一种在线截取高温熔渣的安全截流装置,此装置能够实现在线截流及渣铁分离,且达到安全截流目的,确保高炉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在线截取高温熔渣安全截流阀装置,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在矿棉生产工艺中用来截流取渣,在取渣过程中能够控制取渣量的大小,保证渣铁分离,且阀板的使用寿命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也能及时地将阀板提起,保证高炉渣沟渣流顺畅。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在线截取高温熔渣安全截流阀装置,包括气缸、配重、链条、定位块、支架一、链轮装配、冷却水管、限位处、阀箱、 支架二、阀板以及渣沟;
所述阀箱通过支架一固定在渣沟上面,支架二固定在阀箱上方;
所述气缸、链轮装配、限位处、定位块固定在支架一上,所述配重与气缸连接,所述链条一端连接在配重上,链条另一端连接在阀板上;
所述冷却水管的一部分铸造在阀板中,所述阀板分两路冷却水,其中一路冷却水冷却阀板上部,另一路冷却水冷却阀板下部;
如果在取渣过程中,驱动系统出现问题,手动调整电磁阀的阀位后,配重会直接将阀板提起。
所述截流阀装置还包括刮渣板,刮渣板固定在阀箱底部。
所述阀板的侧面与渣沟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阀箱下部设置耐火材料。
所述阀箱内部设有冷却水,冷却水在高炉出渣开启,在高炉出渣结束后关闭。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在线截取高温熔渣安全截流阀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阀板采用两路水冷却,一路水在截流时用来冷却阀板上部,阻止热传导;另一路水在阀板提起时,能迅速冷却阀板本体,使得表面粘结钢渣自行剥离阀板表面。
2、采用配重方式,既在气缸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提起阀板,不影响高炉出渣,也能减小气缸缸径。
3、链传动平稳、准确。
4、运转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5、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
6、故障率低,维修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在线截取高温熔渣安全截流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矿棉生产工艺中取渣环节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K-K剖视图。
附图标记:
1为气缸,2为配重,3为链条,4为定位块,5为支架一,6为链轮装配,7为刮渣板,8为冷却水管,9为限位处,10为阀箱,11为支架二,12为阀板,13为渣沟,20为高炉渣沟,21为取渣装置,22为矿棉取渣沟,23为渣罐,24为抱罐车,A为主渣流方向,B为矿棉渣沟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7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