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硬度检测仪及使用该仪器检测小麦硬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7276.6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毅;于心俊;周杰;李秀娟;臧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硬度 检测 使用 仪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品质的检验,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麦硬度检测仪,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仪器检测小麦硬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籽粒质地的软硬是评价小麦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国内外小麦市场分类和定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各国育种家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
国内外有关小麦硬度理论的研究持续了100多年,测定小麦硬度的方法也有100多种,根据测定原理,可以分为感官检验法、抗压力法、研磨法、近红外法等。感官检验法主要是检验小麦中部籽粒剖面的角质(玻璃质)或粉质比例,因此也称角质率法。它是用肉眼观察籽粒透光部分所占的比例,从而判断其硬度,这类方法简便易行,因而首先被广泛采用,其指标迄今仍作为一些国家谷物分类的标准。感官检验法最大的缺点是检验前需要去除小麦中的不完善粒,即使有经验的、操作熟练的检验人员也需要20多分钟,满足不了收购现场的快速检测要求;它的另外一个缺点是主观分级误差难以消除,在实际操作中不宜准确判断。抗压力法的意义比较明确,认可程度较高,但需要在大样品量测定、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结果。研磨法是对一定质量的小麦进行测定的,这种方法测定的硬度指标分辨率较好,比较适合制粉行业使用,但测定时间较长,仪器使用成本较高。近红外法是利用小麦在近红外广谱区内的光学特性测定其硬度的一种新方法。近红外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小麦硬度的无损检测,测定速度快、测定成本低、重现性好,同一批次样品可比性强,样品用量少,还可同时测几个性状;缺点是仪器价格过于昂贵,难以推广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试方便、成本低廉的小麦硬度检测仪;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仪器快速、准确、接近无损的检测小麦硬度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小麦硬度检测仪,它包括测量平台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端的伺服电机带动的工作丝杆上旋拧有上下移动的滑块,水平固连在所述滑块上的横杆端部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压杆,靠近压杆的横杆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测量平台上活动放置有盛麦容器,旋拧在盛麦容器上的压盖中心位置开设有测孔,所述压杆自测孔插入盛麦容器内腔中。
所述工作丝杆外部设置有护罩;固连在滑块上的横杆沿护罩上开设的纵向通槽上下移动。在伺服电机上方安装有位移编码器。
使用本发明的小麦硬度检测仪检测小麦硬度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选待测试小麦样品,称重后装入盛麦容器中,经振动旋紧压盖;初始化:扣紧压盖,加1Nm力,使盛麦容器受力一致,确定初始位置;根据测量要求,继续旋拧压盖,当达到预定力矩时停止,记录旋转角度;
第二步,将盛麦容器放在测量平台上,压杆对准盛麦容器压盖中心的测孔,准备测量;
第三步,打开上位机的硬度测定程序,启动伺服电机,工作丝杆转动使滑块向下,带动压杆向下自压盖的测孔中插入盛麦容器中,根据压入盛麦容器中的深度与压力的关系以及测试小麦的重量数据,微处理器自动计算出小麦硬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测量后滑块复位,等待下次测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构建小麦冲击破碎过程的数学模型,确定小麦硬度与其受力压缩乃至破碎过程中的压杆受力、位移和做功的数学关系,从而构建硬度与关键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采用本发明的检测仪实现通过检测关键参数快速确定小麦硬度的目的。
本发明小麦硬度的测定方法国外常用的小麦硬度测定方法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无需粉碎小麦颗粒一次压力浸入,减少了破碎工艺的流程,缩短了测定时间,实现了测定方法与测定仪器的标准化;与颗粒指数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重复性和再现性;同时测定简单、快速、分辨率高,检测仪价格低,易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小麦硬度检测仪,包括测量平台1以及垂直设置在测量平台1上的支架2,设置在支架上端的伺服电机3带动的工作丝杆4上旋拧有上下移动的滑块5,水平固连在滑块5上的横杆6端部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压杆7,靠近压杆7的横杆6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在测量平台1上活动放置有盛麦容器9,旋拧在盛麦容器9上的压盖10中心位置开设有测孔,压杆7自测孔插入盛麦容器9内腔中;工作丝杆4外部设置有护罩11;固连在滑块5上的横杆6沿护罩11上开设的纵向通槽上下移动;在伺服电机3上方安装有位移编码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7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