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6809.9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菊;何建行;王健;钟南山;张晨婷;徐小明;陈豫钦;巩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马赟斋 |
地址: | 51012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气 上皮细胞 培养 方法 | ||
1.一种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原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取离体人气管或支气管,用消化培养基在4℃消化24~48h后收集气道上皮细胞,然后接种至培养皿中,用完全培养基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获得原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
(2)获取传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
当原代细胞达到70~90%融合密度后,用磷酸缓冲液溶液清洗,加入0.25%胰蛋白酶溶液,室温消化5~10分钟,当细胞出现回缩、悬浮时,收集细胞悬浮液,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等量溶液,离心收集细胞,然后以1~6×106细胞/ml的浓度接种于新的含完全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进行培养,3~5天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获得传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胰蛋白酶溶液中含0.02%乙二胺四乙酸;在培养皿中,每100mm单孔板的胰蛋白酶溶液的用量为1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蛋白酶抑制剂为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浓度为0.5~1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原代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具体步骤为:
1>在显微镜下分离弃除气管或支气管上所有额外的结缔组织,然后切成小段组织块,用预冷的生理盐水清洗,将分离干净的气管或支气管浸泡在浸泡培养基中,涡旋震荡30~60S后,浸泡5~10min,接着用洗涤培养基冲洗干净,把洗好的组织块置于离心管内,加入消化培养基,4℃,在摇床上以转速50~60r/min消化气管或支气管组织块24~48h;
2>取出经消化的气管或支气管组织块倒入培养皿中,加入胎牛血清至终体积浓度为10~20%,纵向剪开气管,用细胞刷轻刮内表面,然后用磷酸缓冲液冲洗内表面和细胞刷,收集含有脱落细胞的溶液,4℃离心5min后,用洗涤培养基清洗细胞,4℃离心5min后,用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
3>用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以1~6×105细胞/ml的密度接种于培养板中,于37℃、5%CO2培养箱内静置培养2~3天,得到原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浸泡培养基、洗涤培养基和消化液的用量要没过气管或支气管组织;所述的涡旋震荡条件为1000~1200r/min,所述的小段组织块的长度为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完全培养基为含95~105U/ml青霉素和95~105U/ml链霉素的BEGM培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培养基为含95~105U/ml青霉素和95~105U/ml链霉素的MEM培养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培养基为含95~105U/ml青霉素、95~105U/ml链霉素、0.5~1mg/ml的二硫代苏糖醇和0.5~1×10-2mg/ml的脱氧核糖核酸酶的MEM培养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化培养基为含95~105U/ml青霉素、95~105U/ml链霉素、终浓度为0.5~1mg/ml的XIV型蛋白酶和0.5~1×10-2mg/ml的脱氧核糖核酸酶的MEM培养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的培养皿为包被了0.05~0.1%的IV型胶原蛋白的普通的细胞培养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68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