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固态乙醇气体生物传感器用的酶电极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6159.8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才;张晓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乙醇 气体 生物 传感 器用 电极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乙醇气体生物传感器用的酶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和医疗等领域对气体的检测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的检测手段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无法满足快速、便捷检测的要求,这就为便于快速、现场检测的气体传感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所报道的绝大多数单一气体传感器的特异选择性都比较差,只有很少数的气体传感器阵列,以神经网络作为后期数据处理系统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气体的选择性识别,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Anal.Chem.,(2002),74(6),1307-1315;Anal.Chem.,(2000),72(14),3181-3190)比萨大学(IEEE Sensors Journal,(2007),7(2),237-244)、Aromascan公司的气体扫描分析仪等,即使如此其整体性能仍依赖于单一传感器元件的性能,传感器阵列的选择性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提高单一传感器对气体的特异性识别,对于气体传感器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的传感器技术,这种传感器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特异选择性。早期,利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气体,主要是将气体引入液相中来检测,在实际检测前,必须经过底物累积或试样制备步骤,相应地存在需要额外的仪器设备以及试样制备周期长等缺点(Talanta,(2008),75(3),786-791),限制了其适用范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采用渗透膜将气体和电解质分隔开的双反应池的流动检测器件,通过测定扩散进入液相的气体与酶电极发生反应而检测(Anal.Chem,(1994),66,3297-3302;Sens.Actuators B,(2002),83,(1-3),35-40;Sens.Actuators B,(2005),108,(1-2),639-645)。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将电解质经过适当的方式处理后用于气体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Sens.Actuators B,(2000),70,(1-3),182-187;Biosens.&Bioelectron.,(2002),17,(5),389-394;Biosens.Bioelectron.,(2002),17,(5),427-432;Sens.Actuators B,(2001),81,(1),107-114;Biosens.Bioelectron.,(2002),17,(9),789-796),即目前的检测方法都是通过气/液界面上的酶催化反应来进行,并未真正实现气相中气体试样的实时检测,这些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电解质蒸发或泄露,导致传感器信号的衰减(Sens.ActuatorsB,(2005),107,812-817),而且器件制备复杂,不利于微型化、智能化与集成化。本发明就是利用丝网印刷三电极体系结合固态聚电解质,制作全固态乙醇气体生物传感器,实现乙醇气体在气/固界面上的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乙醇气体生物传感器在检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固态乙醇气体生物传感器用的酶电极及其制作方法,用该方法制得的酶电极从整体上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各项性能和实用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全固态乙醇气体生物传感器用的酶电极具有绝缘材料基体,在基体表面丝网印刷有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电极中间涂覆一层碳酸酯绝缘体,工作电极上涂覆有由生物活性材料、纳米材料、乙醇氧化酶组成的反应层,然后在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之间涂覆聚电解质薄膜。
全固态乙醇气体生物传感器用的酶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表面具有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的陶瓷或聚氯乙烯基体,烘干备用;
2)将3~6mg/mL的乙醇氧化酶、0.5~1mg/mL的纳米材料、5~10mg/mL的生物活性材料和体积比为2%的戊二醛震荡混合均匀,然后取3~10μL滴涂在工作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形成反应层;
3)将体积比为2~5%的聚电解溶液均匀涂覆在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之间,自然晾干后得到酶电极。
上述方法中的纳米材料是纳米金颗粒、纳米铂颗粒、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纳米粒子的颗粒大小范围在2~10nm,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长度约为1~10μm。酶电极所用的绝缘材料基体为陶瓷或聚氯乙烯,电极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制,所述的工作电极为圆形,直径为2~4mm,参比电极为银或银/氯化银,对电极为金、铂或银。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61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单合成多孔四氧化三铁磁性微球的方法
- 下一篇:琼脂培养基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