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件浸油过程中的悬挂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15976.1 | 申请日: | 201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沈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3/10 | 分类号: | B05C3/10;B05C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件 过程 中的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件浸油过程中的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公知了多种悬挂装置,这些悬挂系统以由支撑架之间的间隔所确定的模块化尺寸为基准,这些支撑架通常形成紧固到墙壁的垂直构件。呈支撑保持架形状的悬挂配件被紧固到这些配件上,以支撑用于展示物品的支撑搁板。在工件生产中,需要进行浸油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浸油时需要一种悬挂装置,将工件夹持在该装置上,然后置于浸油箱中,浸油完毕后将工件取出。但是,悬挂的工件在浸油过程中容易脱落,造成油料的迸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工件浸油过程中的悬挂装置,使工件在浸油过程中不容易脱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工件浸油过程中的悬挂装置,包括三脚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脚架和第一支撑架为长条形,所述的第二支撑架为圆柱体,所述的三脚架下端和第一支撑架上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下端和第二支撑架上端可活动连接。
前述的一种用于工件浸油过程中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下端设有一钩状结构。
前述的一种用于工件浸油过程中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架上端设有一孔状结构。
前述的一种用于工件浸油过程中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架中部设有一长方体突起,该突起位于所述的孔状结构下方,和第一支撑架之间形成一凹陷部位。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形成凹陷部分,悬挂工件时增大摩擦力,使工件不易脱落。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悬挂工件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兹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 所示,一种用于工件浸油过程中的悬挂装置,包括三脚架1、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三脚架3和第一支撑架2为长条形,第二支撑架2为圆柱体,三脚架3下端和第一支撑架2上端通过紧固件4连接,第一支撑架2下端和第二支撑架3上端可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架2下端设有一钩状结构5,第二支撑架3上端设有一孔状结构6。第二支撑架中部设有一长方体突起7,该突起7位于所述的孔状结构6下方,和第一支撑架2之间形成一凹陷部位,该部位能防止悬挂工件的脱落。
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钩状结构5伸进孔状结构6里,第二支撑架形成一凸出结构,将工件8悬挂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连接的部位,使用完毕后可将第二支撑架取下,清洁干净。
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发明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5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电池剩余电量估计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管板试件焊接气体背保护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