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废磷酸液中获取陶瓷原料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15492.7 | 申请日: | 201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特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C01B25/34;C04B35/4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获取 陶瓷原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废料的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对化成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回收利用来制作陶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成箔行业大量使用含量5%的稀磷酸对铝箔表面进行处理,当磷酸中铝的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则作为废酸排出,这种排出的废磷酸中含AlPO4约为2%左右,含磷酸约为4%左右。而化成箔厂家对废磷酸仅是采用膜回收的方法,该法的磷酸回收率只有60%,还不回收其中的磷酸铝,而将磷酸铝作为废物排出,既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在膜的再生过程中又形成新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化成箔行业中对废磷酸液回收不彻底造成环境污染及如何充分利用回收物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与化成箔中的废磷酸液进行反应来减轻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利用生成的废渣来生产陶瓷的方法,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从废磷酸液中获取陶瓷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废磷酸进行搅拌,同时加入白云石煅烧后的氧化物或该氧化物经过水解后的形成的氢氧化物;
步骤2、搅拌至反应液的pH值达到7.1~9时停止加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步骤3、常温下搅拌反应4小时,然后静置,抽滤并排出废水,将滤出固体在150℃下烘干1-2小时。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废磷酸中磷酸的含量为4%~7%。
本发明的再一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氧化物为氧化钙和氧化镁,其与磷酸的反应为:
2H3PO4+3CaO=Ca3(PO4)2↓+3H2O
2H3PO4+3MgO=Mg3(PO4)2↓+3H2O.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其与磷酸的反应为:
2H3PO4+3Ca(OH)2=Ca3(PO4)2↓+6H2O,
2H3PO4+3Mg(OH)2=Mg3(PO4)2↓+6H2O,
为保证反应充分进行:所述步骤1中的搅拌为磁力搅拌。
本发明利用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与废磷酸进行反应,使废磷酸生成相应固体磷酸根及水,再将固体物滤出,减轻了废磷酸对环境的危害。白云石煅烧后的物质亦称锻白粉,化学成分主要为氧化钙和氧化镁,锻白粉水解后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镁,亦称消石灰。利用白云石来制造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工艺简单、成本低。磁力搅拌使得反应过程稳定、充分。本方案完全析出了废磷酸液中的磷酸,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同时产生的废渣能够完全用作制作陶瓷的原料,极大的回收和利用了资源。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的反应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01、将废磷酸进行搅拌,同时加入白云石煅烧后的氧化物或该氧化物经过水解后的形成的氢氧化物;采用白云石作为反应物能够降低成本且所含杂物少,搅拌时采用磁力搅拌能够可以加快反应速度。白云石的利用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选择,或是煅烧或是煅烧后水解。
102、搅拌至反应液的pH值达到7.1~9时停止加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103、常温下搅拌反应4小时,然后静置,抽滤并排出废水,将滤出固体在150℃下烘干1-2小时。此时得到的固体物质就可以直接用作生产陶瓷的原料。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反应过程:
实例1、在500ml烧杯中加入200g废磷酸液(4.5%),磁力搅拌,加入7g白云石煅烧后的氧化物,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钙和氧化镁,常温下搅拌反应4h,测溶液pH值7.3,静置,抽滤,固体在150℃烘干2h,称重得产品22g。经测定废水中的磷酸根含量5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特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特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5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