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4910.0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汤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帅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206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谐波 减速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谐波减速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平稳、无冲击、无噪音、运动精度高、传动比大、承载能力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航天航空、机器人等行业。谐波减速器包括带有内齿圈的刚性齿轮(刚轮)、带有外齿圈的柔性齿轮(柔轮)和波发生器。由于柔轮壁厚非常薄,且在传动过程中承受较大的交变载荷,因而对柔轮材料的抗疲劳强度、加工和热处理要求较高,工艺复杂,目前大都依靠进口。
在柔轮的加工过程中,目前国外采用的工艺是:车加工出薄壁柔轮本体,再滚制外齿圈,然后表面氮化处理,硬度达到HRC38-40。表面氮化处理需要在500°C高温下进行,对于薄壁柔轮来说,仍然会产生变形,并且滚齿得到的外齿圈表面粗糙度仅能够达到Ra6.3-3.2,这些都会导致谐波减速器啮合传动时产生噪音或者影响啮合精度。
国内采用的柔轮加工工艺一般是:先车加工出薄壁柔轮本体,然后滚制外齿圈。一般滚制外齿圈之前柔轮本体的硬度为HRC22-25,如果硬度达到HRC38-40,滚齿刀具便无法加工,如果加工好外齿圈再进行热处理,使其硬度达标的话,则无法控制其变形量,因此国内加工柔轮不进行热处理,这就必然导致柔轮的使用寿命低。由于柔轮本身壁薄,加工外齿圈的过程中易变形,热处理过程中也极容易发生变形,同样,滚齿得到的外齿圈表面粗糙度仅能够达到Ra6.3-3.2,所以国内很少有加工出合格的柔轮产品,导致谐波减速器的传动精度低,噪音大,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的制造方法,提高了柔轮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也增加了柔轮的硬度,延长了谐波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柔轮的制造步骤,所述柔轮的制造步骤包括:(1)锻制成柔轮实心坯的锻坯步骤;(2)将所述柔轮实心坯进行热处理,硬度达到HRC38-40;(3)将热处理后的柔轮实心坯车制成薄壁柔轮半成品;(4)用柔轮张紧夹具支撑所述柔轮半成品的内腔;(5)将支撑后的柔轮半成品在磨床上磨制出柔轮外齿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柔轮张紧夹具包括用于支撑柔轮内腔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有与柔轮内腔的内表面相抵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件一端设有夹持部,另一端设有预紧部,所述夹持部和预紧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还包括用于将柔轮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压紧部件,所述预紧部穿过所述压紧部件并与螺母相匹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部、夹持部和预紧部同轴设置为一体。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部的外周套设有张紧套,所述支撑部与张紧套之间设有配合斜面,所述张紧套上开设有沿所述张紧套周向分布的敞口槽,所述敞口槽的敞口位于所述张紧套的大径一端。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刚轮的制造步骤,所述刚轮的制造步骤包括:(1)粗制刚轮半成品,将刚轮坯制成具有便于形成内齿圈轮齿的通孔;(2)内齿圈预成型,在所述刚轮半成品上粗制出刚轮内齿圈;(3)磨床磨制冷挤修正器,所述冷挤修正器上设有用于在刚轮上形成内齿圈标准齿形的刃部;(4)采用所述冷挤修正器对预成型的内齿圈进行冷挤压,至刚轮内齿圈成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冷挤修正器对预成型的内齿圈进行冷挤压步骤包括:将刚轮固定安装于下模上,将冷挤修正器固定安装于与所述下模相对设置的上模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刃部的端部具有导向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柔轮的加工采用了锻坯、热处理、车、磨一系列工艺步骤,在车加工之前毛坯硬度已经达到HRC38-40,车床和磨床完全可以加工该硬度下的工件,并且磨床磨制外齿圈的工时较滚齿机滚制外齿圈所用的工时要少,其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0.8,甚至能够达到Ra0.4,不仅提高了柔轮的硬度,还提高了外齿圈的表面质量,减小了传动噪音,提高了传动精度;在该工艺中,车、磨都属于精加工,不会导致薄壁柔轮的变形,完全满足了柔轮的抗疲劳强度、加工和热处理要求,延长了谐波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由于设计了用于支撑柔轮内腔的支撑部件,加工外齿圈时,将柔轮通过压紧部件和螺母固定于支撑部件上,然后机床夹紧夹持部,开始加工外齿圈,磨床刀具和柔轮外圈接触时便不会使柔轮壁产生变形,柔轮的成品合格率高,提高了加工效率,从而降低了柔轮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帅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潍坊帅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