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钢轨列车组安全车及长钢轨列车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4298.7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关涛;王大宏;张永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B61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车组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长钢轨列车组安全车及长钢轨列车组。
背景技术
长钢轨列车组包括位于第一节的发电车、位于第二节的安全车、连接在安全车后的用于装运长钢轨的运轨车以及连接在运轨车后的安全车,即,在用于装运长钢轨的运轨车的前端和后端均为安全车,以起防护钢轨冲击作用,且安全车上设置有配重装置,以在车辆重载时起到平衡车辆载荷的作用。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安全车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技术的安全车上的配重装置为焊接在车体的前端或后端的固定配重铁块101;由于固定配重铁是直接焊接在车体上的,因而,当安全车空载时,会发生偏载(设置有配重铁块的一端较重),设置有固定配重铁块的一端的转向架102所承受的载荷要远大于位于车体另一端的转向架102,在安全车空载运行时,受载荷较大的转向架上的零部件产生偏磨现象,从而降低了该转向架上的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增加了车辆的维护成本;同时,由于同一车体上前、后两端的转向架受载不均,影响车辆的运行品质,增大了脱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长钢轨列车组安全车,包括:沿纵向延伸的安全车车体,所述安全车车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装载长钢轨的安装架,在距所述安全车车体的上表面第一距离处、且在所述安全车车体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通过支架与所述安全车车体固定连接;两所述导轨上滑设有配重铁块,所述配重铁块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的所述导轨相配合的导向组成;在两所述导轨之间固定设置有沿纵向排列的两链轮装置,每个所述链轮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支撑件,相对的两所述支撑件上沿横向设置有一水平的轮轴,两个所述链轮装置的所述轮轴上分别固定套设有链齿轮,两所述链齿轮通过绕设在两所述链齿轮上的牵引链传动,且所述牵引链与所述配重铁块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配重铁块沿纵向滑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长钢轨列车组,包括:发电车、运轨车,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轨车与发电车之间和所述运轨车之后的、如上所述的长钢轨列车组安全车。
本发明提供的长钢轨列车组安全车及长钢轨列车组,通过在安全车车体上设置可调整位置的配重铁块来使安全车车体的两个转向架在空载或重载时均能处于受力平衡的最佳状态,消除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配重铁块的安全车车体空载运行时转向架的偏磨现象,提高了转向架上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保证了同一车体上的前、后转向架的受载均衡,因而还提高了车辆的运行品质,降低了运行中脱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安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长钢轨列车组安全车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II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III处链轮装置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IV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3中V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3中VI处链轮装置的放大图;
图10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10-安全车车体; 101-固定配重铁块; 102-转向架;
11-安装架; 3-导轨; 4-支架;
91-配重铁块; 2-导向组成; 32-支撑件;
311-轮轴; 31-链齿轮; 36-牵引链;
21-轮座板; 22-轮座轴; 24-滚轮;
211-连接通槽; 25-挡板; 41-支撑梁;
42-支柱; 43-横梁; 5-盖板;
61-定位块; 511-第一紧固件;512-第二紧固件;
501-盖板孔; 51-链座; 33-轴承座板;
92-驱动电机; K-空载停靠位; Z-重载停靠位;
2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说的“纵向”是指长钢轨列车组的纵向,“横向”是指在水平面内垂直于“纵向”的方向,“前”指列车运行方向,当然,本文所述的“前”和“后”是相对的,当列车反向运行时,则“前”和“后”的位置则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