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油茶果壳制备的油茶果壳染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其进行染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4165.X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储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云卿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D06P1/34;D06P3/60;D06P3/04;C02F9/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果壳 制备 染液 及其 方法 以及 进行 染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植物制备的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该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具体涉及由油茶果壳制备的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该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通常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和动物染料。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主要从煤焦油分馏出来(或石油加工)经化学加工而成。对于合成染料来说,其原料是石油和煤炭,而石油和煤炭消耗很快,难以再生。合成染料的生产和使用还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且合成染料的印染废水回收率低,难处理。对于植物染料来说,其原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染料的生产和使用与环境相容性好,且可再生降解,具有生态环保效应。
合成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使用甲醛等有害物质,穿着后,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会出现过敏、皮肤红肿、发炎、流脓甚至致癌等现象。而天然染料染制的纺织品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其染制的家纺产品不仅符合生态环保标准又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由于婴儿喜欢用嘴咬和手抓自己的衣服,所以在选择婴儿服装面料时更要考虑到安全卫生等问题;因植物染料安全健康环保,所以尤其适合婴儿服饰染色。
我国自然植物资源丰富,对于植物染料的大规模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例如油茶是全球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之一,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据统计,我国有油茶5500万亩,每年产油15亿公斤,这将带来100多亿公斤的油茶果壳。油茶果壳的中含木质素44.16%、多缩戊糖28.38%、皂素8.73%、鞣质9.23%、水3.66%、色素及其他成分5.42%。由于油茶果壳中木质素和多缩戊糖的含量较高,因此针对油茶果壳的研究目前还集中在糠醛、活性炭、茶皂素与木糖醇的制备上。
关于油茶果壳中色素成分的提取方法,在2009年的杂志《食品科学》第30卷的第198至202页公开的文献“微波辐照提取油茶果壳棕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油茶果壳棕色素提取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油茶果壳粉末→微波辐照浸提→抽滤→减压蒸馏(去乙醇)→色素浸膏→石油醚萃取(去脂溶性物)→分离→真空干燥→棕色素粉末;并且公开了微波萃取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40s、微波功率320W、料液比1∶10(g/mL)、乙醇体积分数70%。利用微波辅助萃取油茶果壳棕色素,虽然时间短,但是这种提取方法适宜实验室少量色素的提取研究,在大规模的工业应用中,需要大容量的微波发生器,带来了能耗高的问题,而大量的乙醇溶剂使用必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中国专利文献CN101885925(申请号201010221929.9)公开了一种从油茶果壳中提取棕色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油茶果壳洗净、晒干,磨成粉末;取油茶果壳粉末与水或乙醇混合,超声提取得到提取混合液,然后抽滤得到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将乙醇蒸出,得到浓缩液。对于这种超声辅助萃取法,同样地,工业应用时需要配备大规模的超声波发生器,对生产设备要求高;而选用乙醇作为萃取剂,浓缩时还必须增加乙醇回收的操作,并且使用大量的乙醇作为萃取剂,也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要求。
另外,上述文献均未公开使用从油茶果壳中所得的棕色素作为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的具体方法、色素提取后剩余的残渣的处理方法以及染制后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由油茶果壳制备的油茶果壳染液,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果壳染液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油茶果壳染液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由油茶果壳制备的油茶果壳染液,该染液由以下步骤制得:
①制取脱氯软化水:先将自来水抽入储水槽中,在储水槽中静置8~12小时脱氯;脱氯后的自来水通过软水处理器而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获得脱氯软化水待用。
②制取脱氯软化热水:将步骤①制得的脱氯软化水取出一部分加热至60~65℃,再通入恒温热水箱中保温,作为脱氯软化热水待用。
③油茶果壳预处理:将收集的油茶果壳铺开晾晒而对果壳脱水,待油茶果壳晒干变硬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而得到颗粒状油茶果壳。
然后对颗粒状油茶果壳进行清洗操作:将油茶果壳集中在清洗池中,搅拌下用步骤①得到的脱氯软化水喷淋除去果壳表面的灰尘,待池底流出的水目视澄清时,停止喷淋洗涤;关闭清洗池的排水口,向池中通入步骤①得到的脱氯软化水至完全浸没果壳,浸泡20~28小时后将池内水排尽,所留下的洗净的颗粒状油茶果壳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云卿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云卿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金属化、安规电容器测试机的送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