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系统气象数据观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4151.8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彦军;陶凤源;王世荣;陈宏伟;张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G01W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6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气象 数据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观测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电力系统气象数据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恶劣的气象条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大风、暴雨等灾害天气时,需要电力系统的基层单位(如变电站)人员随时掌握并向上级汇报有关气象数据,以便上级能及时制定各种应对措施。这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变电站的实时气象数据,然而,目前实际的工作现场中还没有一种能全面地、准确地观测气象数据的装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弊端,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数据测量准确、应用范围广和实用性强的电力系统气象数据观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系统气象数据观测装置,它包括风速计、风向仪、干湿温度计、数据采集显示器和支撑体,所述风速计和所述风向仪分别通过数据传输电缆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显示器,所述风速计、所述风向仪、所述干湿温度计和所述数据采集显示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
基于上述,所述支撑体上安装有一个可开合的百叶箱,所述干湿温度计和所述数据采集显示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百叶箱内,所述风速计和所述风向仪分别安装在所述百叶箱的顶部。
基于上述,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下端的水位尺。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体的说,通过该电力系统气象数据观测装置,可以观测到室外的干湿温度、风力、风向以及变电站积水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上级调度和运行人员可以提前做出判断,制定并执行各种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数据测量准确、应用范围广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宜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系统气象数据观测装置,它包括风速计1、风向仪2、干湿温度计4、数据采集显示器5、支撑体7和安装在所述支撑体7下端的搪瓷水位尺8;所述支撑体7上安装有一个可开合的百叶箱6,所述干湿温度计4和所述数据采集显示器5悬挂在所述百叶箱6内,既能防止放置于其中的数据采集显示器5受天气影响,又不影响所述干湿温度计4测量外部的干湿温度;所述风速计1和所述风向仪2安装在所述百叶箱6的顶部,以便能很好地测量风力的大小和风的方向;所述风速计1和所述风向仪2分别通过数据传输电缆3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显示器5,经过传输转换后,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在所述数据采集显示器5显示出来,方便工作人员观测记录。
当运行人员需要掌握室外的气象情况时,可以打开百叶箱6,读取干湿温度计4和数据采集显示器5上的数值,从而得知干湿温度以及风力、风向的数据。汛期的时候,通过观测搪瓷水位尺8,便可以知道户外的积水情况,就能及时做出应对反应。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41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编织线屏蔽的屏蔽盖
- 下一篇:一种RAID0数据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