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光电检测光源稳定性自动修正补偿方法与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13892.4 | 申请日: | 201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标;杨宁;徐长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光电 检测 光源 稳定性 自动 修正 补偿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光电检测光源稳定性自动修正补偿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如下步骤:
A、通过已知电源的电压微变量、电流微变量以及温度微变量建立吸光度瞬态变化检测试验,将吸光度瞬态变化检测试验结果连同电压微变量、电流微变量以及温度微变量作为输入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在计算机(5)中建立光谱瞬态微变预测模型(17);通过已知光源的工作总时间、单次工作时间建立吸光度稳态变化检测试验,将吸光度稳态变化检测试验结果连同工作总时间、单次工作时间作为输入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在计算机(5)中建立光谱稳态微变预测模型(18);
B、将样品放入微流控芯片(11)的检测区(12),设定光源(2)的工作总时间以及单次工作起始时刻并开启计时程序,光源(2)发出的光通过入射狭缝(6)汇聚到第一凹面镜(3)上反射和汇聚后投射到全息光栅(20)上,由全息光栅(20)色散成单色光再经第二凹面镜(4)汇聚和反射后从出射狭缝(14)射出,经平面反射镜(10)反射到微流控芯片(11)的检测区(12)的样品上,再经过汇聚透镜(13)的汇聚后由光电倍增管(15)接收,最后通过多路A/D转换电路(16)将原始光谱数据(23)传送至计算机(2);
C、电压、电流采样电路(8、9)将采集的精密恒流电源(1)的电压、电流的瞬态变化值通过多路A/D采样电路(16)传输给光谱瞬态微变预测模型(17);温度采样电路(7)将实时采集的光源(2)内的温度瞬态变化值通过多路A/D采样电路(16)传输给光谱瞬态微变预测模型(17);
D、计算机(5)通过光谱瞬态微变预测模型(17)结合采集到的温度、电流和电压瞬态变化值计算出样品吸光度检测结果的光谱瞬态变量值(22);计算机(5)通过光谱稳态微变预测模型(18)调用光源(2)的工作总时间以及单次工作时间计算出样品吸光度检测结果的光谱稳态微变量值(21);
E、计算机(5)将所述原始光谱数据(23)减去所述光谱瞬态变量值(22)以及所述光谱稳态微变量值(21),最终得到精确的吸光度数据。
2.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光电检测光源稳定性自动修正补偿方法的系统,光源(2)与精密恒流电源(1)相连,其特征是:在光源(2)和微流控芯片(11)之间依次是入射狭缝(6)、第一凹面镜(3)、全息光栅(20)、第二凹面镜(4)、出射狭缝(14)及平面反射镜(10);微流控芯片(11)的检测区(12)处设置汇聚透镜(13),汇聚透镜(13)前方是光电倍增管(15),光电倍增管(15)的输出与多路A/D转换电路(16)相连接,多路A/D转换电路(16)的输出连接计算机(5);精密恒流电源(1)分别与电压采样电路(8)和电流采样电路(9)相连接,光源(2)连接温度采样电路(7),温度采样电路(7)、电压采样电路(8)和电流采样电路(9)分别与多路A/D转换电路(16)相连接;计算机(5)内具有光谱瞬态微变预测模型(17)和光谱稳态微变预测模型(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38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