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线路板元器件热拆解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3824.8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毅;谢玲球;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威达电子有限公司;何毅 |
主分类号: | B23K1/018 | 分类号: | B23K1/018;B23K3/08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44221 | 代理人: | 李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线路板 元器件 拆解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线路板元器件热拆解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技术更新的日益加快,新老产品更叠的加速,废旧的电子产品不断增加;废旧电子产品带来的隐患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安全无害化处理废旧电子产品也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而废旧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元器件是资源化价值最高和环境危害性最大的一部分。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手工方式拆解线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劳动强度大,危害性大,拆解效率也低。也有部分拆解设备问世,但这些设备存在的问题较多,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太低,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子线路板元器件热拆解设备,工业化程度高,易于操作,安全高效。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线路板元器件热拆解设备,包括有机台,机台上设有温箱,温箱内安设有加热装置、击打装置、元器件收集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有线路板传送装置。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述线路板传送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下方,可携带线路板从温箱入口位置移动至温箱出口位置。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述线路板传送装置上设有多个线路板夹持装置,可自动夹持及释放线路板。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述线路板传送装置采用链条结构,可在机台上方做回转运动。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述线路板夹持装置包括一固定块,固定块上铰接有线路板吊钩,吊钩尾部设有拨杆。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与线路板传送装置中的回转链条连接。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在温箱进口前的机台上设有线路板夹持辅助单元,温箱出口外的机台上设有线路板自动释放触发单元。
线路板夹持辅助单元,包括一楔形导向板,用于拨动拨杆及吊钩至闭合位置,
线路板自动释放触发单元,包括两块垂直设置的楔形导向板,其中一块用于拨动拨杆及吊钩至最大打开位置,另外一块用于推动线路板脱落吊钩。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述加热装置安设在温箱上方位置,依次包括有预热单元,保温单元。预热单元靠近温箱进口处,保温单元靠近温箱出口处。当线路板装到吊钩上并被夹持后将随传送装置进入温箱,先进行预热。然后在保温区域进行其上的元器件被拆解。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述击打装置为振动敲击装置,设置在保温单元区域的线路板传送装置下方,用于对电子线路板进行敲击振动。线路板的温度经过预热单元后将逐步上升至焊锡溶化温度,此时开始对其进行敲打,部分元器件受力后就会脱落。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述振动敲击装置为多个水平设置的旋转风叶,在其旋转轴上的沿轴向设有多个叶片。
线路板在通过保温区时反复受到击打,其上的元器件将逐步脱落,至温箱出口处将基本脱落完毕。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述收集装置分为两部分,包括脱落元器件收集(输出)装置和分解完后的线路板收集(输出)装置,这样设置将提高回收效率。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脱落元器件收集装置和分解完后的线路板收集装置均采用皮带传送装置,皮带采用耐高温皮带。元器件收集装置的终点设置在机台边缘处,便于收集。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多种自动化装置,作业人员仅需在操作台上(温箱入口前)将线路板挂到吊钩上即可,其余加热、击打、元器件收集、线路板拆卸均自动完成,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整台设备不间断作业,拆解效率非常高,人工成本大大降低,操作起来也非常安全,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线路板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线路板夹持辅助单元及自动释放触发单元的简单动作示意。
图4是图1中为保温部分的右侧截面视图(含线路板振动敲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威达电子有限公司;何毅,未经深圳市天威达电子有限公司;何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3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防夹触视频光幕系统
- 下一篇:双轮非对称反向平行悬挂厢式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