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应力巷道煤岩体的支护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13709.0 | 申请日: | 201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斌;杨永康;康天合;苏学贵;李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巷道 煤岩体 支护 方法 | ||
1.一种高应力巷道煤岩体的支护方法,包括锚注支护方法及其设备,其所述方法是在巷道掘进成型后,表面及时构建强韧过渡封层(1),并将自进式注浆长锚杆(6)和短锚杆(5)分别交叉布入巷道煤岩体中,再分层注入刚性浆材和柔性浆材,使注入刚性浆材的围岩原位构建成刚性支撑层(2),注入柔性浆材的围岩原位改性为柔性减压层(4),两层相互嵌合处构成刚柔嵌合过渡层(3),注浆结束后,在注浆长锚杆(6)和短锚杆(5)的末端固定有托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方法,其所述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在巷道掘进后,巷道表面由钢筋混凝土构建为强韧过渡封层(1);
(二)在构建强韧过渡封层(1)后,分别交叉布设自进式注浆长锚杆(6)和短锚杆(5),并在自进式注浆长锚杆(6)和短锚杆(5)的刚性支撑层(2)和柔性减压层(4)的注浆段分别设置有交叉射浆孔;
(三)由自进式注浆长锚杆(6)和短锚杆(5)的交叉射浆孔在巷道煤岩体中注入刚性浆材和柔性浆材;
(四)注浆结束后,在长锚杆(6)和短锚杆(5)的末端固定托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强韧过渡封层(1)是由钢筋网注入混凝土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刚性浆材的组成及其含量按质量比为:硫铝酸盐水泥:67.8%,硫铝酸盐水泥:28.5%,GOR粉状速凝剂:3.5%,氯化锂:0.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刚性浆材的水灰比为:0.7~0.8,初凝时间为:2~4分钟,半小时抗压强度>16MPa,24小时抗压强度>20 MPa,微膨胀率>0.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所述注入刚性浆材的注浆压力为:1~3 Mpa,注浆时间为:3~5分钟,扩散半径为:1.5~2.0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柔性浆材的组成及其含量按质量比为:脲醛树脂:90%,碳酸氢铵:0.5%,十二烷基硫酸钠:1.5%,甘油:2.0%,磷酸:6.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柔性浆材是脲醛树脂发泡浆材,其凝结时间为:3~5分钟,抗压强度>0.8Mpa,膨胀倍数:30。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所述注入柔性浆材的注浆压力为:3~5 Mpa,注浆时间为:2~4分钟,扩散半径为:2.0~2.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37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