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化合成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3609.8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刚;许德平;贺龙;袁振;公维博;赵红涛;杨芳芳;杨双凤;陈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10L3/08 | 分类号: | C10L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化 合成气 甲烷 化合 成天 新工艺 | ||
1.一种煤气化合成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以煤气化合成气或焦炉气为原料气的甲烷化反应过程中,将甲烷化催化剂均匀的分散在惰性液态烃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合成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在500ml的高压釜中首先放入300ml的惰性液态烃,接着放入研磨至200目以下的以SiO2或Al2O3为载体的Ni催化剂,使其均匀分散在所述惰性液态烃中,接着通入氮气,将高压釜内冲压升温到300℃,2MPa后,再通入H2/CO≥3∶1的H2和CO混合气体或H2/C≥4∶1的H2和含C混合气(CO、CO2),反应1h,得到以甲烷为主的合成气,然后将此合成气导入变压吸附装置,进行变压吸附分离,得到最终的天然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气化合成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液态烃是石蜡烃和导热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气化合成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中CO或CO2体积浓度在1%~3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气化合成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中(H2-CO2)/(CO+CO2)的摩尔比为2.5~3.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气化合成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中(H2-CO2)/(CO+CO2)的摩尔比为2.8~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36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