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胶夹层防火玻璃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12804.9 | 申请日: | 201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水;姚大虎;吕本莲;杨参;王海棠;沈来喜;沈俊涛;刘静;李平;宋邦才;段文录;柴元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C08F220/56;C08F2/44;C08K13/02;C08K3/32;C08K3/16;C08K5/21;C08K5/17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李宗虎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夹层 防火 玻璃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凝胶夹层防火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将切割好的平板玻璃清洗干净,然后将其封边做成夹层的中空玻璃,并预留灌浆孔;将防火透明凝胶通过灌浆孔灌注到中空玻璃中去,密封灌浆口,在20~50℃条件下放置48h,使其自然交联固化,得到成品;
所述的防火透明凝胶由有机凝胶剂、交联剂、引发剂、磷酸铵、氯化镁、蔗糖、尿素、乙醇胺和蒸馏水组成;
所述的有机凝胶剂由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单体直接混合所得;
所述的防火透明凝胶中,各组分占防火透明凝胶总质量的百分数分别为:丙烯酰胺5—20%,阳离子单体0.5—4%,交联剂1—10%,引发剂0.5—5%,磷酸铵5—30%,氯化镁5—25%,蔗糖2—20%,尿素3—25%,乙醇胺5—30%,其余为蒸馏水;
所述的阳离子单体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甲基丙烯二甲胺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
所述的防火透明凝胶的制备步骤为:
1)按上述比例称取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单体混合制成有机凝胶剂,再将有机凝胶剂溶于蒸馏水中制成有机凝胶剂溶液,备用;
2)分别按上述比例称取交联剂、引发剂、磷酸铵、氯化镁、蔗糖、尿素和乙醇胺,将交联剂溶于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后边搅拌边依次缓慢加入称量好的磷酸铵、氯化镁、蔗糖、尿素和乙醇胺,等上述物质溶解后加入称取的引发剂,然后继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备用;
3)将步骤1制得的有机凝胶剂溶液和步骤2制得的透明溶液混合,搅拌30min,在50-94kPa的压强条件下,脱气2h,制得防火透明凝胶;
所述的步骤2中,在配制过程中,溶液温度控制在10~30℃之内;
所述的步骤3中,脱气操作时,溶液的温度控制在3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胶夹层防火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防火透明凝胶中,各组分占防火透明凝胶总质量的百分数分别为:丙烯酰胺8—16%,阳离子单体1.8—3.2%,交联剂1—4%,引发剂2—5%,磷酸铵10—25%,氯化镁9—18%,蔗糖4—15%,尿素3—20%,乙醇胺5—20%,其余为蒸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28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